62岁庄阿姨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求助,自己和老伴因膝盖不好、腿脚不便,花8万元买了进口品牌蒂升(TKE)楼梯升降椅,使用后发现座椅倾斜晃动,还会发出刺耳异响,让人心惊肉跳。一年多来,虽然维修多次,问题却仍然不见改善。庄阿姨直言心力交瘁:“老头子的心脏病都被吓得要发作了。”
2021年,为能在家里上下楼方便些,庄阿姨特意购买了一款蒂升(TKE)楼梯升降椅。同年8月,庄阿姨与品牌经销商上海蒂奥电梯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上面注明所购入的是S200(新柔福)系列产品,总价8万元,欧洲生产,由乙方负责现场安装,设备免费保修期为乙方调试验收完成后的24个月。10月安装完不久,庄阿姨就注意到座椅异常:运行时会倾斜晃动,不论上行或下滑都有颠簸感,遇楼拐角处会发出持续刺耳的声响,如同打雷一般。在庄阿姨家中,记者坐上这把升降椅,体验从一楼到二楼运行全过程。刚坐下,座椅就发出尖厉“咯吱”声,在爬梯中始终朝右倾斜,有明显晃动感。
让庄阿姨不曾料到的是,楼梯升降椅的维修问题竟是一年多的“拉锯战”。她在电脑上用表格清晰罗列每次故障发生的时间、情况,发现每次维修后问题都会复发,短则一两天,长则一二个月。2022年9月,经销商找来品牌方维修人员一起上门检查,品牌方认定是轮子出问题,向她承诺会上报国外总部,再进口一批新轮子。“后来新轮子换上不到一个月,让人揪心的声音又回来了。”
故障频发,让两位老人每次使用都担惊受怕。尤其在深夜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刺耳声响,让患有心脏病的丈夫直呼“吃不消”。今年2月,经销商发来回复,称国外总部认为座椅摇晃是正常的。“从那以后,经销商和品牌方开始‘装聋作哑’,不再回应我的任何报修,也不愿上门查看调试。”
按合同约定,座椅质保期到明年1月。庄阿姨发现,这两三个月来,座椅发生故障频率变高,运行时刺耳异响明显加重,“保修期内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之后座椅无法使用或者发生意外,谁来负责?”今年5月,在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下,维修人员终于上门查看。关于异响情况,后续给出的解释也让庄阿姨“哭笑不得”:“一会儿说是地板问题,后又改口称热胀冷缩。”虽然商家承诺质保期顺延六个月,但她认为这又是对方的缓兵之计:“阿拉要的是解决实质性问题啊!”
记者致电蒂奥电梯公司,相关负责人不愿做任何说明,只是强调此事由品牌方蒂升家用电梯公司负责。随后,记者又与品牌方取得联系。销售负责人黄女士透露,公司每年差不多销售100多台楼梯升降椅,此前从没遇到过类似情况。至于晃动和异响声,售后维修负责人刘先生坚称座椅“正常”,不过会再次派人上门调试。当记者提出希望看该产品报关材料和相应质检报告时,对方不愿提供。
对此,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的梅颖达律师指出,庄阿姨与蒂奥电梯公司签订《楼梯升降椅购销合同》,蒂奥电梯公司应当向消费者提供送货、安装、调试等服务,并在质保期内及时提供维修、更换及回收服务。即使蒂奥电梯公司与品牌方或其他第三方另有约定,也不能免除其与消费者约定的合同义务。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若因销售者因销售、安装、维修等造成消费者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在梅颖达律师看来,目前楼梯升降椅/座椅式电梯暂未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目录,而推荐性标准GB/T24806-2009中暂无详细的关于安装环境的建议。他建议有关部门能尽快完善楼梯升降椅产品相关国家标准,并将该产品纳入我国实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
8万元的进口楼梯升降椅何时能让人安心乘坐?对此,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季晟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