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6日 星期日
工厂排气  异味侵扰小区 1元变2元,买水还要“碰运气”?
第6版:第31届夏令热线特别报道/帮侬忙 2023-08-01

1元变2元,买水还要“碰运气”?

记者多次实地走访外滩观光平台发现“断货”背后操作

不少游客到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前买水

纯净水被放在圈中隐蔽位置

门口存放的“莹纯水”虽远不及其他饮料多,但也有100包左右 罗水元 沈喻元 摄

曾经令人称道的外滩观光平台饮用水,近期却因“断货”成了游客诟病的对象。连日来,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多次实地走访发现,“断货”背后有“花式操作”。

“2元水”难买到

“还记得外滩‘1元水’吗?现在要2元了,而且经常缺货。”日前,市民刘先生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投诉时,还发出一个“捂脸”表情。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外滩观光平台上销售的纯净水为“莹纯水”,价格确实变成了2元/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动服务车的车厢内,百事可乐、0糖盐汽水、美年达、果汁气泡、微笑趣泡等饮料一包包垒到了接近车顶的高度,价格大多为5元/瓶,少部分为8元/瓶。

“有水吗”“买水”“来一瓶水”……面对接二连三前来买纯净水的游客,销售人员一般会回复:“没有了,卖完了!”偶尔有游客看到别人买到纯净水而不解时,销售人员便补上一句:“他们运气好。”

闻听此言,一部分游客选择掉头离开,其中不乏老人,有的觉得其他饮料价格贵了,有的表示含糖饮料越喝越渴,有的解释因身体原因不适宜喝非纯净水。而另一部分游客则选择在流动服务车前的敞开式冰柜里搜索“冰镇饮料”。

“等水”发现“惜售”

面对想买纯净水的游客,销售人员有的“支招”让游客去观光平台下面的店铺购买,有的让不愿改买其他饮料的游客“等一等”。

然而,到外滩观光平台下的店铺里买水,价格并不便宜。如市面上一般2元/瓶的550毫升装农夫山泉,这里卖5元;市面价格3—4元的1.5升装农夫山泉,卖8—10元。

那么,“等一等”能等到水吗?不一定!多次走访中,记者在流动服务车边只有过两次成功“等到水”的经历:一次等了两三分钟,另一次等了约15分钟。

奇怪的是,这两次“等水”过程中,记者均没有看见有人送水到流动服务车上。原来,销售人员卖纯净水时,并不像卖其他饮料时一样“倾囊”供应,一大包12瓶的纯净水卖掉一半便被拽往流动服务车内的座位边,偷偷藏在冰柜内侧,如果有人来买水,就说“卖完了”。

对此,销售人员解释,买水的游客中,有七八成是来买纯净水的。由于送货车上不了观光平台,单靠人力一包包拎到流动服务车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游客买水的速度,因此不得不“断货”“惜售”。

7月30日下午,就在流动服务车销售人员自称水已卖完后,记者几经周折找到百事可乐公司向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供货的仓库。目力所及范围内,门口存放的“莹纯水”虽远不及其他饮料多,但也有100包左右。这个仓库就位于中山东一路365号“美国赛百味餐厅”边,从这里到外滩观光平台4号出入口的流动服务车那里,只要经过50米左右的店前平坦道路和24级台阶,步行约需2分钟。

但是,记者在外滩观光平台4号出入口流动服务车边等了约3小时,迟迟未见人来送水。多次催促中,销售人员称请求送水时,打电话没人接、发微信无人回。而记者多次拨打流动服务车上的投诉电话请求送水时,均被接线人员朱先生以吃晚餐、休息、人员不够、观光平台游客多等为由拒绝。原本开着门、里面至少有两人的仓库,则在记者“到访”后就久锁未开。

“外滩水”需“保洁”

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在观光平台上售卖的纯净水,原来每瓶售价为1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是外滩高质量管理与服务的一张“名片”,为游客所称道。

2010年3月28日外滩完成综合改造重新开放后,通过市场化手段整治的效果立竿见影。彼时引进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家单位,在外滩观光平台上设立了多辆流动服务车销售饮用水,其1元/瓶的纯净水价格不但很快“逼退”无证摊贩,而且在当时的全国旅游景区中独树一帜。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售卖纯净水的行为竟出现了不“纯”现象:跳价。2016年7月,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根据市民投诉调查发现,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售卖纯净水时,虽然标称“纯净水1元/瓶”,但有销售人员以2元甚至3元价格销售。经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报道后,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立即出台5条整改措施。当时的外滩风景办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外滩是反映上海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如再发现类似“跳价”现象,将按原来所签有关协议“请”相应销售商“走人”。整改后,记者在2022年8月现场采访时,发现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上销售的纯净水,价格维持在1元/瓶。

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外滩发现,外滩观光平台上已不见带“可口可乐”字样和标识的流动服务车,百事可乐成为通过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销售纯净水的“独苗”,500毫升装“莹纯水”的价格变成2元/瓶,现场销售人员称这一价格从今年初开始执行。他们透露,去年就没见到带“可口可乐”字样和标识的外滩饮料流动服务车了,其退出原因疑与运营成本有关。

“外滩水”喝的是清凉,感受的是城市温度。希望相关部门做好服务保障,别让这张亮丽的“名片”蒙尘。

本报记者 罗水元 志愿者 沈喻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