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河北涿州陷入困境。8月3日晚,一支15人的救援队伍,驾驶4辆越野车,搭载4艘冲锋舟,携带救援物资从上海出发,星夜驰援1300公里外的涿州。日前,随着洪水灾情逐渐平息,他们结束了在涿州的救灾任务,平安返沪。
人数不多 大都“资深”
这支名为“虹鹰”的上海公益专业救援队伍由退役军人组成,筹建于2018年9月,2021年在虹口区广中路街道注册,现有正式队员38人、志愿者2000余人。此次奔赴涿州的15名队员平均年龄25岁,其中有出人出车出力的私企老板,也有9月即将成为小学老师的退役女兵。
“虹鹰”队长张磊介绍:“救灾动员令一发布,大家就立刻放下各自手头的工作,应声响应。出发前全队做了整整两天的闭门训练。救援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我们既不能给当地救援工作添乱,同时还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魏鑫风是这次涿州救援队伍里唯一的女生,得知涿州灾情时她正在老家山东休假。“当时在抖音上看到不断上传的灾区视频,我的本能反应就是我要去救灾。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不顾父母的阻拦,魏鑫风第一次独自开车上高速,8月4日在山东章丘与“虹鹰”救援大部队会合。
“别看我们这支队伍人数不多,但大部分都是‘资深’抢险人。”张磊介绍道。2021年7月,河南遭受重大暴雨袭击,“虹鹰”连续救援17天,参与搜救转移受灾群众、转运急需物资;同年10月,山西突发洪灾,“虹鹰”又赴当地支援;他们还曾参与上海一线抗疫,走遍申城疫情重点区域,开展消杀等服务。
洪水凶猛 超出想象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抵达涿州后,现场洪水的凶猛程度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张磊说,“当地环境复杂,更严重的是,手机、对讲机都没有信号,给救援带来了很大难度。”
虹鹰救援队作为民间救援力量,首要任务是在当地为受灾群众运送物资。8月5日,队员们抵达重灾区核心区域码头镇码头村。“虹鹰”陆续为码头村运送了2000多箱矿泉水,500多桶方便面,以及大量的消炎药品、消毒液。
送水送粮工作刚刚告一段落,救援队又接到了要转移当地一所医院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任务。
“那所医院所在区域地势高低起伏很大,起初大家有点犹豫,担心我们的车、船、设备是不是有能力进去。但此前救援的经历,也让队员们意识到,药品对灾民有多重要。最后大家还是决定,冲了。”张磊说。
由于部分路段塌方、洪水没过路面。一路上救援队需要驾车、行舟交替前行。有些路段要扛着冲锋舟,有些地方又不得不下水推舟,水下暗流汹涌,队伍每前行一步都很吃力。队员们当天下午4时出发,到把医院物资全部转移出来,已是晚上10时。
灾民致谢 “超人叔叔”
在当地的4天时间里,救援队员们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累计休息时间不超过9小时,他们的行动感动了灾区人民。
队员顾嘉峰说:“有个大叔一直跟着我们。一开始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心里直犯嘀咕,后来我上前询问,大叔才说,他是涿州的普通市民,他想请我们吃一顿饭。那一刻,大家都有点‘绷不住’。”
在离开涿州的前一晚,救援队收到了当地孩子为他们送来的饭菜,还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我妈妈做的饭,您辛苦了,谢谢您超人叔叔!”
本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