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激光避雷器使闪电发生偏移
人工闪电可能成为破坏力巨大的武器
上个月,驻日美军3架最新式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在西太平洋空域执行秘密任务时被闪电击中,造成“A级事故”,损失达250万美元。据统计,2020年到2022年,驻日美军飞机遭受12次雷击,今年以来就发生7起,虽然战机都安全返航,但可怕的自然界闪电现象仍令人闻之色变,也激起军事专家利用闪电的浓厚兴趣。
解构“天罚”
闪电是有些恐怖的自然现象,古代人甚至认为闪电代表“天罚”。古今中外,因闪电造成的空难不胜枚举。
1963年12月8日,泛美公司一架波音707客机在美国埃尔克顿上空遭到闪电雷击,受雷击的位置正好是机翼油箱,结果导致机毁人亡。军机也好不到哪儿去,2017年,美军一架B-52H战略轰炸机曾遭到雷击,看似坚固的飞机垂尾瞬间发生结构性损坏,飞机落地后只能整体更换。2018年12月31日,科威特空军一架F/A-18“大黄蜂”战斗机被闪电击中,玻璃舱盖受损,所幸飞机安全降落。时光来到2021年,又有两架美军F-35B隐形机在日本空域被雷劈。
为了避免被雷电侵袭,现代作战飞机大致会采用如下办法:一是依靠飞机和地面雷达、导航等多种现代化电子通信和观测设备,实时监测飞行空域的气象,规避可能遭遇的闪电现象;二是机身采用易导电的金属材料,利用“法拉第罩”和屏蔽静电等原理,让闪电电流只能经过机体表面传导,但不会穿透飞机,不会形成电压差,最终通过机翼伸出的类似电线一样的“放电刷”放掉。至于那些承担战略指挥和预警的特种飞机,更是采用多种先进防雷避雷设备,力争将闪电危害降至最低。
经过不断摸索,人们发现空中闪电与人类生活用电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且威力巨大,有可能为人类所用。网红的战争游戏《红色警戒2》里,盟军手里有一款超级武器名叫“闪电风暴”,就是利用人造闪电进行作战。而在现实中,为了彻底弄清闪电本质,科学家曾采取发射引雷火箭的方式,经由火箭拖曳的导线与避雷针相连,再经由引下线把空中闪电引入大地,在此过程中集合光学、电流、电磁场等手段进行同步分析。
野心勃勃
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文件显示,早在1967年,该局就研究过利用闪电充当气象武器的可行性,科学家建议中情局利用细金属导线制成“人工领骑者”,“在美军需要的地方和时间放电”。“人工领骑者”实际是一种电离线,直径只有千分之一英寸,但长度达数千英里,动用火箭或无人机将其输送到风暴眼中,接下掷出带降落伞的线圈,将闪电中的巨大电流引导到最终目标上面,瞬间电压高达3亿伏的电流能将一切夷为平地,却不会引起敌方怀疑。《福布斯》专栏作者戴维·汉布林写道:“这一计划在1967年时并非心血来潮。当时,美国空军已参与旨在改变中南半岛天气的‘大力水手行动’,其目标是增加降水量,淹没为越南游击队提供补给的胡志明小道。”然而,如何将能量如此巨大的闪电通过电线准确引向目标,很长时间里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成功概率只有五十万分之一,且风险巨大,因此中情局花费大笔金钱后,被迫放弃了这个神话般的计划。
但随着科技发展,美军重新对人工闪电项目产生兴趣。俄罗斯《技术与武器》杂志最新披露,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试验一种超级武器,即通过在战场上引发闪电,从而摧毁敌装甲技术装备并引爆敌方敷设的地雷。其工作原理是,借助激光在空气中形成专门通道,然后经通道放电。美国陆军研究发展工程中心资深专家乔治·菲舍尔称:“当新式武器摧毁试验目标时,我们难以置信。这种武器利用了闪电的物理特点,众所周知,这是雷电云和大地之间产生的能量巨大的放电现象。闪电产生的地方电位差最强,并沿阻力最小的路线传播。新式武器的作用就是为闪电人工制造出这样的路线。”
美国专家预测,继人工闪电项目之后,还可能涌现出其他威力强劲的武器。DARPA专家已经开始完善所谓“智能灰尘”武器,原理是通过运输机或轰炸机向战区上空投掷成千上万个纳米级无线电传感器,在敌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隐蔽跟踪,再选择特定时机聚合成面积巨大的云彩,化身能量骇人的闪电武器,一旦成真,无疑使战争格局发生颠覆性改变。
李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