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艺术之光,照亮阅读的千姿百态
第13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3-08-19

艺术之光,照亮阅读的千姿百态

经龙装《红楼梦》

九华堂展架 王凯摄

艺术书坊定制铜香炉 王凯 摄

五贡

黑胶老唱片

经龙装《清 ·孙温绘程甲本图文典藏版红楼梦》

朵云轩木版水印《荷花蜻蜓》 王凯 摄

《朵云诗笺谱初集》和《朵云诗笺谱二集》 王凯摄

香兰社中古瓷器 王凯 摄

漫画家郑辛遥和艺术书坊推出的香篆套装

漫画家郑辛遥和艺术书坊推出的香篆套装

◆赵玥

在上海书展精心展陈的展厅里,我们阅读艺术的书,用书的艺术重构阅读的姿态,艺术的融合让传统文化时尚了起来。

艺术的书充实书香一夏

此次书展,出版机构强强联手,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上海书画出版社主推的新书中既有将红色经典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的主题出版读物《共产党宣言(书法卷)》,也有秉承书画社传统的高品质艺术图书《艺术与文明:西方美术史讲稿Ⅱ》《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中国印泥:鲁庵印泥手作技艺》《近现代中国画名家:吴子深》等。

一批入选“世纪好书”年榜、半年榜、月榜的图书也集中亮相,如《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中国美术史稿》《艺术与物性》《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等。书展期间,书画社安排了中青年编辑到现场挥毫泼墨,和读者一起写字、画画,共书传统书画的艺术之美。

瓷器是我国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向外输出的重要媒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带来了《釉然纸上:马伟彪工笔博古瓷绘图》分享活动。该书作者、海派画家马伟彪长期从事古书画及瓷器修复工作,通过对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憬悟理解,融入油画超现实手法,在新的艺术维度上进行现代化的变革和创新,通过艺术再创作将我国精品瓷器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为中国瓷器“留影造像”。

图录画册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大特色,《梦影红楼:旅顺博物馆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中国纹样》《闵刻彩印西厢记图》《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选刊》等颇受读者关注,精美的海报更是引来不少读者拿出手机拍照,足见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书展活动“七天七堂课”中,《中国画学史鉴精读与析要》作者、著名美术史论家徐建融围绕“隆万之变——传统文化和绘画审美”主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艺术之美。上海图书馆的碑帖专家仲威带来了“龚心钊旧藏碑帖善本趣话”的分享。著名作曲家何占豪、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著名竹笛演奏家唐俊乔、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也将共同打造这场传统文化的阅读盛宴。

书的艺术重构阅读姿态

被广大书友称为“阅光宝盒”的徐家汇书院,如同一只收藏珍贵典籍的巨大书匣,沐光而生,夜色下璀璨夺目。书展期间,徐家汇书院特邀读者化身“寻光者”走进这座“阅光宝盒”,打卡这场“阅读可建筑:龙鳞装艺术书籍特展”。

在海浪一般卷曲的展架之上,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再创作的《千里江山图》长达8米,仿佛真有一条青绿游龙匍匐蜿蜒。长纸作底,书页鳞次相错地粘贴于底纸之上。若有风吹动,青绿山水下的书页翻飞,便可看到内页的书法作品。如果卷起,龙鳞装书籍又可像书画一样变成轻便的卷轴整理收藏。

龙鳞装是古代书籍从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最早产生于唐代。随着书卷的展开,层层书页如同鳞状有序排开,展开后的书页随风而动,“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仿佛有了生命的游龙,因之而得名。在浩渺的书册中,龙鳞装流传下来的实物,只剩一部《刊谬补缺切韵》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张晓栋从历史痕迹中寻觅十余年,让这项蒙尘的手艺重见天日。他不仅仅满足于复原龙鳞装,还在融合龙鳞装和经折装两种技艺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全新的装帧方式——经龙装,并以纸雕的艺术方式创新推出了延绵生长、起伏褶皱的“千页”系列作品。

本次展览中,观众不但可以欣赏到张晓栋龙鳞装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还可欣赏到其经龙装代表作《清·孙温绘程甲本图文典藏版红楼梦》和《红楼梦诗词》,及《一游大观园》《二游大观园》等千页系列作品。当张晓栋戴上手套,用特制的书拨,翻开经龙装《红楼梦》蒙着罗烟纱的外壳,曹雪芹的文字、程甲本活字印版、清代孙温所绘的230幅插画、创新的装帧,一下子就把当代人推入了真实的大观园。这些文字、图像构成了文明诗意栖息的“独特建筑”,也将古老文化以全新的形式书写流传下来。

不止于书邂逅文化体验

在主会场朵云轩的展厅,一组四幅的木版水印画作《西厢记》内藏乾坤。其远看普通,近看线条细如发丝,虽是单色,却将笔触的浓淡展现得恰到好处,细致如树枝、山石的纹理皆精雕细琢,上下左右色彩如一,无一处瑕疵。左下角的“3/49”铅笔字迹提示着观者,这套作品是限量49份中的第3份。

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林玉晴正巧在现场,已是古稀之年的她对这套限量画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脱口而出这是由1958年的木版制作而成,当时的制版师傅不过五十多岁,正值制版技艺的巅峰状态。朵云轩自1900年创立之日起,就传承了木版水印这一传统技艺,如今已将木版水印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

除了这套《西厢记》,现场还有多幅木版水印的齐白石和陈老莲的花鸟草虫作品。其中一幅齐白石所绘的《荷花蜻蜓》,曾经在一次秋拍中骗过鉴定师,被业界认为是齐白石晚年作品,估价18万—22万元,后来被朵云轩认主,这其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朵云轩用木版水印技法复制的作品。技艺之精巧可见一斑。

展厅上方悬挂的一幅马远的菊花图展现出木版水印精妙的套色工艺。画作旁49块形态各异的饾版,向观众展示了木版水印工艺的繁复。画师先用雁皮纸在原作上勾画下来,继而刻版,虽画中看似只有白、绿两色,饾版却掸刷上了不同层次的绿、不同明度的白,甚至还有红色,再分版套印在绢布上,以期大小、墨色尽可能1:1复刻原作。

除了中国书画复制、古籍善本再造,《朵云诗笺谱二集》的推出也让读者感受到朵云轩在传统水印笺纸的制作方面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范。当年朵云轩从南京路附近一家小笺扇庄起家,朵云轩的信笺,也成为近代上海的一种文化符号。《朵云诗笺谱二集》是朵云轩继2020年《朵云诗笺谱初集》印行成功后,又印行的一部木版水印笺谱,算上集辑画笺整理摹稿、雕版,历时十年。开本与《初集》相同,版框略小,线装衬钉,一函两册。所选笺画则超过《初集》,作品以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近代海派名家画笺为主体,也是对“笺扇庄”所承载的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一次整理与挖掘。《朵云诗笺谱二集》以单色笺为主,突出绘刻之美,也代表了当时海派制笺的审美,一种“须有别裁,确为刻而非画”的笺纸创作美。童衍方、徐俊题签,卢辅圣题书名页,为《朵云诗笺谱二集》增色生香。

世纪国学馆内,多家展厅也带来了艺术家联名的文创。比如海派漫画名家郑辛遥和艺术书坊推出的香篆套装,内含生肖纪念包、艺术书坊定制铜香炉、郑辛遥生肖兔打篆器,并包含鹅梨帐中香和檀香老山两款香粉。艺术书坊运营副总监李科毅介绍,自唐代起,人们就将香材研磨成粉,填充在各种以篆文为花样的香篆里,轻压紧实,此为印香。通过打香篆,现代人可以追溯古人凝心静气的典雅生活方式,艺术的融合也让传统文化时尚起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