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27日称以色列和利比亚两国外交部长在第三国“会晤”,在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利比亚引起轩然大波,首都的黎波里等地发生街头抗议,外长曼古什被停职。利比亚外交部解释称,这只是一次“偶遇”,遭以色列利用。
双方各执一词
按照以色列外交部的说法,上周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场会议上,以利两国外长首次“会晤”。“会晤”由意大利外长塔亚尼促成,讨论了以利两国可能的合作以及以色列在人道主义事务、农业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对利援助等议题。
以色列外长科亨说,他同利比亚外长曼古什谈到“双边关系可能存在的极大潜力”,利比亚的体量和战略位置将为以色列提供巨大机遇。他还向曼古什提到保护利比亚境内犹太人遗产的重要性,包括翻修犹太教堂和犹太人坟墓。
利比亚外交部随后发表声明说,曼古什拒绝与以色列任何代表会面,以色列所谓“会晤”发生在曼古什在意大利外交部参加会议期间,是一次“没有准备的偶遇”,不涉及“任何讨论、约定或磋商”,以色列却试图把此称作“会晤或对话”。
声明说,利比亚外交部重申完全并坚决反对利比亚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曼古什“以明确且毫不含糊的方式”向科亨重申利比亚在巴勒斯坦事业上的立场。
引发民众抗议
以色列发布的“会晤”消息在利比亚引发抗议,首都的黎波里发生示威,很快蔓延到其他几座城市。示威者封锁道路,焚烧轮胎,挥舞巴勒斯坦国旗。
充当国家元首职能的利比亚总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此事“不反映利比亚对外政策,不代表利比亚国家利益,应视作违反利比亚法律”,要求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德拜巴作出解释。声明用“犹太复国主义者实体”指代以色列,并指出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相关的行为在利比亚属于刑事犯罪。
德拜巴随后宣布,曼古什被临时停职,接受行政调查。
外交面临挑战
利比亚对外政策深受国内武装冲突和东西部对峙困扰,民族团结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及其外交举措屡遭对立阵营挑战。
2011年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持续动荡,武装割据、军阀混战。目前,民族团结政府控制包括的黎波里在内的西部大部分地区,获得联合国承认;国民代表大会与“国民军”结盟,控制东部和中部地区,获得埃及、俄罗斯等国支持。双方2020年宣布停火,但没有就政治进程达成一致,议会和总统选举无限期推迟。
另一方面,巴以紧张局势加剧,让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前景面临更大阻力。尤其是内塔尼亚胡去年12月再度出任以色列总理后,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更趋强硬,在约旦河西岸强化突袭搜捕甚至发起军事行动,还支持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导致暴力循环加剧,大量平民伤亡。 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