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金点子征集渠道 慧从民来  惠及民生 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社区怎么做?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市民如何全程监督?
第6版:上海新闻 2023-08-29

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社区怎么做?

社区志愿关爱服务队伍,让高龄独居老人“乐龄有伴”

■金点子:

我是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的居民,随着社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龄独居老人增多,如何关心和帮助这部分群体,让老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成了社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建议进一步加强助老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针对高龄独居老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定制符合他们切实需求的助老志愿上门服务项目,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社区对老年群体的关爱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建议人 王先生

■微调查:

甘泉路街道是上海最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之一,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数量位列普陀区之首。曾经在甘泉路街道新长小区担任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钱建芳告诉记者,小区里老人多、独居的多、需要照顾的多。她透露,“虽然社区早就成立了‘为老服务专管队’,努力挖掘小区里的党员志愿者加入,但是志愿者队伍规模不大,具有专项技能的人员十分紧缺。”

面对这样的情况,目前街道成立了社区基金会,将“为老服务专管队”转化为“家庭互助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依托老龄工作促进会,承接了“家庭互助养老”服务项目。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步壮大,现已有志愿者30位,退休的4位居委会干部是服务队的骨干,承担着带领团队、协调分配任务的职责。“志愿者中,有的退休前是医生,有的是企业的中层干部,有的是在物业工作,可以说包含了各行各业,除了满怀服务热忱,也有着不同的技能和特长。”钱建芳介绍道,“现在我们首先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梳理和确定了小区内64位80岁以上独居老人,开展逐户上门调查,了解每位老人需求。”通过问需调查,制定服务项目,包括上门理发、测量血压血糖、助医、助行(配药、买菜等)、安装风扇、修锁等,还有代办调换社保卡病历、代付公共事业费等十多项。“看似不起眼,却是老人最为迫切的需求。”

■金果子:

王先生的建议引起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实现养老资源精准匹配,依托甘泉路街道的试点经验,普陀区进一步扩大“老伙伴计划”覆盖面,通过招募低龄老人作为志愿者结对高龄独居老人,开展家庭互助式个性化关爱服务,提供“两天一慰问”关爱服务,并对社区孤老开展“一周一探访”,倡导居民之间相互帮扶。同时,普陀区加快充实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养老顾问、“老伙伴”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老党员、低龄健康老年人、亲属邻里等共同参与的探访关爱力量,发动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和物流快递送餐等服务业人员参与探访关爱服务。“老伙伴计划”的实施,促进了社区高龄老人的社会交往,提高了生活质量,使居家养老需求得到最大程度保障。截至目前,普陀区已有“老伙伴”志愿者1829人,结对服务对象9896人,已完成超100万人次的关爱探访数。

近期,普陀区民政局还会同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开展“我为普陀养老高质量发展献一计”专项征集,居民们关于持续开展“老伙伴计划”、加强社区老年人志愿结对关爱力度的意愿较为强烈。下一步,普陀区将进一步夯实“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继续发挥为老服务组织力量,积极吸引社区热心居民群众,不断扩大志愿关爱服务队伍,让高龄独居老人“乐龄有伴”。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