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让艺术更多点亮城市地标 矶崎新回顾展在沪举行 北外滩“艺术珍宝盒”月底开启
第8版:文体汇 2023-09-02

矶崎新回顾展在沪举行

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1931—2022年)全球首次回顾展“形构间”近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开幕,这是他2022年底去世后的首个大型展览。展览以跨越多个领域的200余件作品,回溯了矶崎新不同时期的思想轨迹与创作风格。他设计的上交音乐厅、证大喜马拉雅中心等上海知名建筑的构思和图稿在展览中呈现。

矶崎新1954年自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专业毕业后,设计了洛杉矶现代美术馆和巴塞罗那奥运会主体育馆圣约尔迪宫等众多作品,这些是他走出日本的见证。他在中国的作品还包括央美美术馆、深圳文化中心、湖南博物院、河南郑东新区金融岛等。

在矶崎新的上海项目中,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以复杂的曲面和洞穴式外观引人注目。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是酒店、商业空间、剧场、美术馆和办公楼的复合体设施,这里设施相互混合关联,相辅相成。为了实现这种混合,这个项目使用了先进的结构演算,可使混凝土结构形成“面内应力”最小的曲面空间组合,形成了混合的整体。

另一栋留在上海的知名建筑是上海交响音乐厅,它还成为新世纪音乐厅设计的先行典范,巴黎爱乐大厅的建筑设计也受到了上海交响音乐厅的启发。当年全球征集设计方案时,矶崎新成功胜出。矶崎新将建筑高度一半沉于地下,同时通过隔震弹簧装置将大厅主体结构进行悬浮设置,以获得良好的隔音效果。在设计1200座的大厅时,矶崎新通过反复验证确定每一片观众席所对应的天花板高度和墙面高度,并最终布置成围合的组团形式。比传统“鞋盒”稍宽的布局,不仅仅提供了通道,还形成了丰富的动线空间。

矶崎新在当代艺术领域的跨界实践,也令其建筑实践“出圈”。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和陈伯康策划的此次展览,撷取了矶崎新实践生涯中的九个关键概念,废墟、过程、控制论、间、岛屿、创世纪、新形势、流动性、群岛——勾勒出矶崎新跨越建筑本身的设计思想。

李翔宁介绍,2019年矶崎新摘得建筑界的诺贝尔“普利兹克奖”,声誉正隆,他同年应同济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教授,并计划在中国举办个展。矶崎新本人曾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考察,并选中场馆,拟2021年开幕为自己90岁庆生。如今,迟到的上海展览成为对建筑大师矶崎新的缅怀。

展览将持续到11月19日。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