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海上画坛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书画家陈家泠先生(见上图)昨晚亮相中央电视台CCTV-1《开讲啦》,为全国观众带去了一堂聚焦中国书画之美的50分钟美术课,并自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央视的摄影棚布置得像美术馆展厅。大气磅礴的名山大川、“小清新”的荷塘月色、名扬四海的红叶小鸟……这几幅风格迥异的中国水墨画有的配色大胆,有的温馨浪漫,其实都出自一位“80”后的“青年”画家——陈家泠先生。86岁的陈家泠先生健步上台,声音洪亮。
有热心观众从陈家泠书法中发现了绘画之美。陈家泠说自己创作的是“水墨交响乐”,他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中国绘画新范式。当一幅画被放大十几倍,微妙的细节纤毫毕现;当水墨晕染在纸上,就会变幻无穷;画在瓷器上,又是一场“火变”;古老的国画技法既适配花鸟山水,也能描绘摩登上海。一位来自安徽宣城的年轻观众是个造纸匠,带来了自己的宣纸让陈老试用,陈家泠挥毫写下了三个字“开讲啦”,勉励造纸的年轻人继续努力。
86岁的陈家泠将奋斗之志和有志于中华文化建设的年轻人共勉。因为他发觉画画不是技巧,而是知识文化不断沉淀的过程,就像马拉松赛跑那样比的是耐力。他说自己70岁不再任教之后,时间充裕,就要继续创造与奋斗。他的诸多代表作和重要个展,都是在他70岁之后完成的。
陈家泠还介绍了其老师潘天寿的《荷花》。这件作品创作于抗战时期。潘天寿的教诲成了陈家泠前行的动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时代给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稳定、繁荣的空间,给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感恩时代、享受时代、歌颂时代、珍惜时代。”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