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十年磨一剑,共话自贸区开放合作和创新之道。今天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周年主题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发布仪式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记者从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周年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获悉,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经营主体创造了更优的制度环境,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较高。八成以上企业认为上海自贸区建设显著改善或较大程度改善了营商环境;大部分企业认为上海自贸区各项改革创新措施之间的相互协调性较强,并对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充满期待。
企业对自贸区改革充满期待
近期,千亿级私募基金汉领资本抢滩上海,宣布上海办公室正式运营。今天,汉领(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明晨参加论坛并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私募市场,“我们对亚太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机会长期保持信心,上海办公室的成立将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进一步促进汉领资本中国业务的发展,保持我们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十年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建“盆景”建“苗圃”,形成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白皮书》系统总结评估了上海自贸区建设10年来的改革成就和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下转第5版)(上接第1版)十年来,通过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经营主体活跃,外资不断涌入,经济规模能级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是同一区域挂牌前20年的2.35倍,并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74的GDP。
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经营主体创造了更优的制度环境,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较高。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企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企业认为上海自贸区建设显著改善或较大程度改善了营商环境;九成以上的企业认为上海自贸区设立后,区内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八成以上企业认为上海自贸区各种政策措施信息的可获得性较强,法律及政策透明度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认为上海自贸区各项改革创新措施之间的相互协调性较强,并对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充满期待。
讲好上海自贸故事
率先试点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打造投资项目“特斯拉速度”、推动“离岸通”平台上线运作……当天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发布。案例以“典型企业案例讲好上海自贸故事”为原则,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来的制度创新事项深度挖掘提炼,选取其中100个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集成化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来的各方面改革成效,重点突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具体实践。
此次论坛上还发布了100家制度创新样本企业,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为10家制度创新样本企业代表颁奖。当天下午,本次论坛设置了3个分论坛,与会嘉宾们将分别围绕“合作”“开放”“创新”展开头脑风暴,分享自贸故事和上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