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水乡婚典 超590万人次出行 上海“气象入秋”的脚步更近了 防秋燥:遵循“燥则润之” “路见不平一声吼”有制度撑腰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09-23

“路见不平一声吼”有制度撑腰

上海市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会举行

今年9月,来自湖南的28岁小伙刘孝金正在黄兴公园执勤巡逻,听到游客呼救后循声赶到,发现一名老人已昏迷不醒,漂浮在水面上。他赶紧将老人救起,在等待救护车时争分夺秒为其做心肺复苏,最终落水者被抢救了回来。

昨天,上海市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会举行。10人获颁发市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证书和奖杯,2人荣获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记者了解到,为弘扬“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见义勇为精神,上海积极整合资源,拓宽社会合作渠道,创新完善工作方法,已基本形成“表彰奖励主导,宣传弘扬传播,常态抚慰暖心,拓展公益帮扶”的“四轮驱动”工作模式。

已表彰367名先进个人

当天,黄兴公园保安队队长刘孝金拿到了市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证书和奖杯。“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水性很好,在部队就学会心肺复苏,工作后也做过培训。”这个高大壮实的小伙表示,自己救过好几名轻生者。“施救的时候有过犹豫、后怕吗?”记者问。刘孝金说当时没想那么多,第一次救人后过了好几个月后才在电话里和家人偶然说起。事后,市、区都给予了他表彰,让他受到很大鼓舞:“相关部门为我购买了保险,有需要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我感到救人没有后顾之忧。”

据了解,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2014年3月注册,7月正式挂牌运转,至今已有9年多时间。自基金会成立至今年4月,共评选表彰市见义勇为楷模2人;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367人;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76个(214人)。向全国评选推荐,获得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1人;获得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的6人;获得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荣誉的4人。

“模范”火场救人不留名

昨天,来自崇明区的曹钢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2021年1月,我正好在叔叔家。他家在13楼,我发现7楼传来浓烟滚滚。”他马上拨打119,随后下楼经过702室门口时看到女主人逃出房间后,因火灾导致内外压力差,防盗门自动关闭,行动不便的男主人被困在室内卫生间。这时楼层通道喷淋系统已自行启动,由于火势大,7楼消防栓被烤烫,无法靠近。“我平时工作和安全相关,掌握一些消防知识。”曹钢从701室的卫生间窗户朝对面“喊话”,让他打开水龙头降温。曹钢用水冲湿自己,招呼弟弟一起冲到6楼拉出消防水带拖到7楼,并和赶来的保安一起将水喷向702室的卫生间。正巧男主人口袋里有房门钥匙,将钥匙“空投”了过来。等大门降温后,曹钢从外面打开房门,用湿透的羽绒服掩住口鼻,从火灾现场救出被困人员。消防队赶到后扑灭火情,只见屋内财物几乎被烧尽。

救出人后,曹钢没留下姓名就默默离开了。因为社区不大,居委会通过群众很快找到了他,救火英雄这才“浮出水面”。

见义勇为外延在扩大

“现在的见义勇为未必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见义智为、提供重大案件线索的举报等也属于见义勇为。”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胡顺康介绍,评选没有专设行为确认机制,申报评选即为行为确认过程。随着见义勇为先进评选和见义勇为工作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除了组织推荐外,社会举荐或自我推荐的见义勇为行为或事迹有所增加。“许多市民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我们秉持应奖尽奖原则,只要发现线索,就会积极寻找。”胡顺康表示,市民的一段随手拍或者证明,都是申报确认的依据。同时,外延也在不断扩大。“见义勇为有正义性、利他性和一定的危险性。我们现在把内涵、外延都做了重新的诠释与拓展。我们鼓励见义勇为,也鼓励见义智为。”胡顺康说。此外,本市还聚焦重点领域,关注服务公众、服务治安的保安和司乘行业,将上海铁路系统纳入本市见义勇为表彰范围,设“见义勇为保安员”“见义勇为司乘人员”,实施分类表彰,有效褒奖激励,带动35万名保安、5.5万名司乘人员参与救助帮扶、通报信息等见义勇为之举,激励更多人主动投身到“一人勇为、众人皆可为”的行动中去。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