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过完8天假期,上班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查询快递。一些快递员未经客户允许就将快递放在收发室大厅等地,有人到今天还没找到。对类似这样未按约定方式投递的问题,国家邮政局近日召开会议,对部分快递企业开展集中行政指导。
快递企业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这在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中早已明确。然而,快递“最后100米”问题多年难破,根源在于市场失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递企业纷纷打起“价格战”。一些企业想尽办法压缩人力成本,不少快递员为了追求投递数量,减少了送快递上门的次数。
快递价格的下降,确实能让消费者减轻负担。然而,由此带来的取件不便,以及可能出现的忘记取件,导致商品出现遗失、变质等,消费者付出的代价更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快递企业的“价格战”,而是“服务战”。
是否送快递上门,是否接受其他投递方式,是否收取额外费用,快递员无论选择哪种配送方式,都必须事先告知收件人,尊重收件人的选择权。快递企业除了要加强员工培训,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督促快递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保障快递员的合法权益。
按消费者要求送快递不该这么难。只有把服务当作快递业的生存基础,快递行业的发展才能步入健康、有序轨道,并最终实现快递企业、快递员以及消费者等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