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嘉宾参观慎余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参观历经百年风霜的天后宫、具有海派风情的石库门建筑慎余里,欣赏少儿京剧社的精彩表演,乘船游览苏州河……昨天下午,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成员参加了“城市魅力之旅”会外活动,苏州河畔的美丽风光和历史人文建筑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苏州河畔的戏台上,来自百乐少儿京剧社的小演员们表演了京剧《卖水》选段《表花》,孩子们在台上唱念做打、传承国粹,载歌载舞、天真活泼,在场嘉宾纷纷拿起手机拍下精彩画面。更让国际企业家们惊喜的是,上海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正在积极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新功能。
建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天后宫,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保留了过去社会文化、民俗的记忆,见证过上海地区的城市变迁。如今,天后宫经历全面的修缮与保护,在静安苏河湾重现。距离天后宫100多米处,是充满海派风情的石库门建筑慎余里。慎余里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修复时利用了原来的建筑材料,本真还原了清水老砖墙、实木窗与水刷石的传统工艺。
以天后宫、慎余里为代表的历史遗存,经过修缮和维护,正在延续它们作为公共艺术文化的历史文脉。它们均位于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内,成为保留上海城市记忆的地标。
“在现代化过程中保留城市的历史非常重要,这会让人们的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参与这样的活动,令人兴奋,我感受到上海的勃勃生机。大家也都很有收获。”泰佩思琦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高乔安说。
三年线上会议以后,国际企业家对此次线下重聚十分兴奋,老朋友们在苏州河畔边聊边逛,亲身体验上海的点滴改变。市长咨询会议前主席菲利普·博若诗深有感触地说:“国际企业家对如何把上海变成一座高效的城市提出了很多建议,我看到上海决策者逐步吸纳了这些建议。”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