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是上海西南门户,是沪杭、沪甬发展轴的中继站,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昨天下午,“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主题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15场来到金山区,举行“转型新发展 塑造新形象”金山区专场。
推动产业转型
金山区委书记刘健介绍,金山区正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全力重塑区域发展的动力结构。
在优化化工产业方面,金山区牵手两大化工基地共同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园区向生态转”,着力重塑化工产业结构。
在做强农业方面,金山区贯彻落实“三个百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市第一个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区。
在做大新兴产业方面,金山区着力培育四大产业集群,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9.6%。作为上海制造业大区,“十四五”以来金山属地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7.1%。
在科技、数字、文旅赋能方面,金山区不仅先后获得市科学技术奖28个,还成功引进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中经云大数据中心,创建成为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型特色基地,更全面打响了“金山如画”全域旅游品牌。
打造核心引擎
“在加快构建组团式、片区化空间发展格局的基础上,金山区聚力推动五大重点区域转型发展。”刘健说。
为将滨海地区打造成为引领辐射全区的核心引擎,金山区正重点打造上海湾区科创城、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卫城滨水社区三大板块。比如,上海湾区科创城正在加快建设东湖国际创新中心、上海湾区中科生态数字港等项目,着力吸引集聚科技“双创”企业、企业总部、高知高智科技人才。
为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区正以市级特色产业园湾区生物医药港为核心,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以华东无人机基地为重点,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园;以上海新型显示产业园为基础,打造信息技术产业园,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
为将碳谷绿湾打造成为全国工业园区“二转二”转型发展示范区,金山区正通过与两大化工基地的联动发展,逐步将东部片区打造成为配套服务功能区、未来材料试验区,将西部片区打造成为功能材料集聚区、产业科创服务区。
提升治理能级
刘健介绍,为打造美丽家园,金山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位。2015年以来,金山区开展了三轮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投入360亿元、实施整治项目810个。
金山区着眼群众对品质生活的新需求,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教育方面,金山区正在规划大学园区,积极引进综合性大学,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医疗方面,金山区稳步实施健康金山行动,瑞金医院金山院区一期开工建设,区疾控中心迁建、精神卫生中心改扩建工程即将竣工交付。轨道交通方面,南枫线金山亭林站将于12月开工建设,金平线正在工可准备阶段。
金山区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连续三届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连续12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在全市名列前茅。下一步,金山区将持续打造“升级版”平安金山、法治金山,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