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昨天“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主题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奋进‘北转型’”宝山区专场举行。据上海市副市长、宝山区委书记陈杰介绍,“十四五”以来,宝山围绕“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定位,全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转型的样本。
■大力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围绕创新策源,宝山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广泛链接市内外高校院所,形成了西有“环上大科技创新核”的格局。围绕孵化转化,发布全市首个区级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启动上海大学环上大工训概念验证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沪的首个概念验证基地也将落在宝山。宝山还布局了微电子、新材料、医疗器械等高能级孵化器。围绕科创生态,揭榜“先投后股”国家创新改革试点,首批扶持7个项目近6000万元,最近又启动先进封装设备等9个项目。
■“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品质蝶变 目前,宝山近三分之二的区域已纳入上海主城区范围。宝山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着力塑造与主城区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和形态。
宝山加快吴淞、南大“两大板块”脱胎换骨。联手宝武突破吴淞创新城转型瓶颈,已有6平方公里实施“市区联合收储+企业自主转型”,建成了一批项目。正在积极完善各类规划,加快上海美术学院、180米超高层等功能性项目和城市新地标建设,推动工业、交通等专业博物馆落地。携手临港推动南大智慧城建设,聚力打造地上、地下、云端“三座城”——100万平方米的数智中心、科研载体、人才社区已经拔地而起,西南片区1平方公里首发区域正如火如荼,导入数智南大产业园、合成生物产业园等项目,推动15号线丰翔路站TOD、科创之门等项目,加快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打造上海数字城市建设示范标杆。
■“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示范引领 宝山区坚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注重形成从长远布局到近期部署、从总体策划到具体安排、从全面统筹到重点突破的推进体系,已经发布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年内还将发布配套支持政策,瞄准低碳供应链这一牵动性抓手,下好先手棋,争当排头兵。
又讯 记者昨天下午从市政府新闻办“高质量发展在申城”宝山区发布会上获悉,高铁宝山站今年年底将开工建设,2027年通车。
高铁宝山站是沪渝蓉高铁的始发站、沪通铁路的过境站,规划了8台18线。根据规划,高铁宝山站将纳入吴淞创新城规划范围。
接下来,围绕2027年通车的目标倒排时间节点,宝山区将全力加快高铁站周边开发。围绕高铁站及周边1平方公里空间,规划开展站城一体开发。据悉,此次高铁站设计方案真正实现了站城融合,在13万平方米站房本体上,增加3万平方米的上盖,再加上3万平方米的城市会客厅,将打造成为集交通枢纽、商业商务、文化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铁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