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海上风情 泛舟图(中国画) 桂花蒸秋 创作戏剧“很蠢” “马八”首演前后 戏里戏外
第14版:夜光杯 2023-11-03

“马八”首演前后

刘蔚

古斯塔夫·马勒的《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在他的交响曲创作生涯中是一部登峰造极的作品,其地位就相当于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之于他的九部交响曲。1910年9月2日晚7点30分,“马八”在德国慕尼黑刚建成不久的音乐节大厅举行首演,这是一战爆发以前欧洲最后一次重大的音乐演艺活动。

3200个座位的音乐节大厅,票子被抢购一空。首演当晚名流如云,盛况空前。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费迪南德亲王、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女儿吉赛拉、法国总理的弟弟保罗·克莱蒙梭光临音乐会,慕尼黑市长自然也来了;马勒的门生、指挥家瓦尔特,马勒的铁粉、作曲家科戈尔德携13岁的儿子到场了;德语世界的四位文学巨子霍夫曼施塔尔、托马斯·曼、施尼茨勒和茨威格出现在了听众席上;奥地利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安东·韦伯恩,法国作曲家杜卡斯、圣-桑也参加了首演,甚至马勒夫人阿尔玛的前恋人、作曲家策姆林斯基也未缺席这场音乐会。马勒亲自指挥了首演音乐会。台上170人的乐队、850人的合唱团(内含350人的儿童合唱团)、八位独唱和一个管风琴手,在他明确有力的手势引领下,一步步将音乐推向狂欢的高潮。演出结束,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席卷整个大厅,马勒走进儿童合唱团,高兴地挨个握住小歌手们的双手,感谢他们的精彩演唱。三年前,他的爱女玛丽亚死于猩红热,令他悲痛万分。现在,在这些小歌手们的身上,马勒投射了一个父亲的爱与柔情。

马勒想通过这部交响巨著呈现给世界什么?1907年底,他去赫尔辛基指挥贝多芬与瓦格纳作品音乐会,结识了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两人在散步时谈起了交响曲的话题,西贝柳斯认为重要的是交响曲的“严肃性与风格”,以及在“主题之间构建起内在联系的深刻逻辑”。马勒强烈反对道:“不!交响曲必须像整个世界,它必须包罗万象。”可以说,“马八”是践行马勒这一交响曲理念的杰作。它是第一部有声乐贯穿始终的交响曲,第一部将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时期的文本写入同一部作品的交响曲。“马八”的音乐风格丰富多样,巴赫似的对位、戏剧康塔塔、奏鸣曲式、圣乐和俗乐,作曲家将这些不同的音乐元素水乳交融,糅为一体。马勒说:“我以前的几部交响曲都只是这部交响曲的序曲。在其他作品中,一切仍然是主观的悲剧,但这部交响曲是巨大的欢乐的源泉。”

慕尼黑首演结束后,大作家托马斯·曼特意跑到酒店,向马勒表示祝贺。然后,意犹未尽的他写了封信给马勒,表示“马八”的问世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用最深刻、最神圣的语言表达的关于那个时代的讯息。他将一本自己刚出版的新作《国王的神圣》送给了作曲家作为纪念。第二年,托马斯·曼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他将马勒的外形用在了主人公埃申巴赫形象的描绘中,可见马勒给他的印象之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