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浪漫秋色(摄影) 玄妙盲盒 钟情米粉 秋光里石榴甜 外婆的四达里 打谷场
第15版:夜光杯 2023-11-04

秋光里石榴甜

孙小方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位女配角,造型夸张,出场便是浓妆艳抹。两腮抹上了五颜六色的粉,讲话行事主打一个“俗不可耐”,用上海话讲,伊有点“十三”。

这位姐姐,叫石榴。

花如其人,石榴花也是有那么点“十三”的。欧阳修有词云“五月榴花妖艳烘”,“妖艳”二字尚不足以形容,非得加上一个“烘”字,石榴花的热闹烂漫翻了个倍。周星驰拍电影,刻画小人物也讲究工笔细节,难怪深入人心。

盛夏,“妖艳烘”的榴花,红彤彤地盛开一季,入了秋,还是不肯低调,摇身一变,就有了石榴。古代石榴是贡品,我听过“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杨贵妃不但爱荔枝,还爱吃石榴。唐明皇对她太过宠爱,甚至当着百官的面,亲手剥石榴喂她石榴籽吃。百官见状,甚是不满。杨贵妃看在眼里,恨生心头,就跟唐明皇告了小状,说百官对她不敬,见她就侧目,也不行礼。皇上震怒,命百官见到贵妃一律跪拜……

没吃过石榴的时候,听到这故事,当时觉得杨贵妃“作”,但同时还悠然神往,好奇这东西有多好吃,竟能迷住贵妃和君王。后来,市面上石榴渐多,我也终于能吃上。

剥石榴,先得找一个点突破,好掰开表皮,露出石榴籽肉。太用力,石榴籽纷纷掉地,很扫兴;剥得太轻,又见不到什么肉。这时,想起唐明皇喂杨太真石榴的故事,突然理解了百官为什么群情激愤。原来,剥石榴本来就不易,又要把石榴籽剔下,一点点喂给她吃,费时又费事。想想皇上在朝堂上伺候着爱妃慢悠悠地吃着石榴,群臣看着干瞪眼,没法说正事,还得苦站着,那确实得生气。但因为这件事,我想,唐明皇大概真的很爱杨玉环吧。

朋友张小姐,吃石榴一绝。看她拿起果实,不知有什么秘诀,在石榴上选定一个突破口,从这点上微微用力,剥开,露出红宝石一般的果肉。让我剥,一定掰成两半,落下一堆石榴籽,她的力度正佳,果肉完好。明成鹫说石榴“明珠在腹,开口示人”,剥得漂亮就有这样的审美效果。再见她悠悠扬扬地把石榴籽一点点取下,几粒聚成小小一捧,再一起放入口中,整个流程,简直让我相信她可以创建一个“石榴道”,去和“茶道”别别苗头。换我,就粗鲁多了。往往一掰一大块,不分经经络络,连着果肉一起扯下,满满一口塞进嘴里。李商隐说“榴膜轻明榴子鲜”,大概跟我一样,吃石榴是“肉夹馍”,一口吞。

好石榴真甜,轻轻一咬,红宝石一样的果肉就在嘴里炸开,鲜甜的果汁会让人瞬间产生一种幸福感。但我这样的吃相,是要被张小姐嘲笑的。她说我这吃相“忒十三”,我便想起电影里那个十三兮兮的石榴姐。

市面上也有简便的石榴吃法——榨汁,最适合我们这些懒人。街上不少摊贩专门卖生榨石榴汁。必有一台榨汁的机器,生铁铸就,样子像个微型水压机,把稍稍削皮的石榴放进去,转动金属手柄,使上劲,紫色的石榴汁就开始哗啦啦地流出。不知道为什么,这榨汁机就是不能用电动的,必须人工来压,仿佛一用电,这杯石榴汁就少了灵魂,变成了工厂流水线出来的大路货。吃货人的穷讲究,有时候就是这么愣。

据记载,石榴是从西域传入中国。打开后因石榴籽累累,当时热爱大家族的古人,很喜欢它“多子”的寓意。但于我,没那么多讲究,只是独爱石榴的那份清甜。秋意已浓,里尔克说“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我总觉得说的就是石榴。水果店里石榴飘香,正是季节,不妨多吃多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