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央广场区域的上海馆已经布展完毕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参展的高端国礼款自行车
既有老字号、新品牌,也有历届进博同款。走进上海人文交流馆,传统味、时尚潮和国际范扑面而来。第六届进博会将于明天开幕,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央广场区域的上海馆已经布展完毕,将在进博大平台上展示90个本土精品和海外优品的进博故事,尽显溢出效应。
7个展区 彰显溢出效应
一边是黄浦江两岸风景,五光十色中展现上海商业繁荣、物阜民丰的胜景;一边是苏州河沿途风光,岁月静好中享受美好的品质生活。在上海馆的两个入口,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大片,让参观者体验到城市生活的AB面,感受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城市底蕴。
市商务委介绍,今年的上海馆以“进博首发彰显溢出效应”为主题,整体外观绚丽多彩,彰显“恒新之城”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气质。馆内则策划了“国际采购”“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一带一路名品”“本土品牌国际化”“品牌联手出海”“老字号产品创新”等7个主题展区,让本土精品与海外优品同台竞技。
海外优品 加速布局中国
海外优品有哪些?塞尔维亚的特色商品黑松露片、秘鲁的“温暖驼”羊驼毛玩偶、阿根廷帕拉蒂托马黛茶、捷克水晶制品、巴基斯坦喜马拉雅盐灯、意大利清洁用品大公鸡管家、法国百年工艺马蹄铁洗护用品……历届进博会上的网红展品摆满一面墙,如今都已变成商品,出现在线上线下各个渠道。
“一带一路名品”则将带领参观者体验进博好物如何演绎丝路精神。这里有玛戈隆特与白玉兰真丝跨界打造的丝路宝船瓷器,有敦煌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作、采用国家非遗技艺制作的梵高向日葵古筝和莫奈鸢尾花琵琶,还有印度尼西亚燕窝“夏羽燕”、叙利亚贝壳镶嵌工艺首饰盒、阿富汗的羊毛毯和青晶石、尼泊尔颂钵、孟加拉国的黄麻手工艺品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品。
旁边的国际采购主题展区,则主要展示光明食品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成果。依托进博会的平台优势,光明食品集团逐步布局全球食品产业链供应链,将西班牙百年品牌ALBO(阿尔伯)、意大利SALOV集团和法国葡萄酒经销商DIVA公司等收入囊中,旗下福新面粉则在第二届进博会与烘焙世界杯官方指定合作品牌——法国伯爵、王后面粉牵手合作。
商品来了,企业也来了,看参展商如何蜕变为投资商。这次上海馆专设“展商变投资商”展区,讲述进博会参展企业成功投资中国的故事。丹麦乐高带来悟空小侠系列,曾在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进行全球首发,上海的乐高主题乐园也将于明年开业。美国雅培带来首款可穿戴数字化血糖监测系统瞬感系列FreeStyle Libre血糖仪,展出后第二年消费者便用到了该款产品,加速度布局中国市场。
新老国货 争当国际潮牌
“国际范”不仅体现在进博同款上,还有国货奋力出海,为成为国际潮牌而付出的努力。上海蜂花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加净出口的品牌产品已连续多年稳坐国内牙膏自主品牌出口第一的宝座,中华药业“龙虎”的清凉油系列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一大名品,海派中药中华老字号雷氏则带来了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展品丹参片。
通过进博会平台,上海老字号不断向国际品牌学习先进经验,守正创新,焕发活力。国际舞台上,凤凰的高端国礼款自行车曾作为外交礼品用车赠送给来访的国家领导人,红双喜的“五环盛会”乒乓球拍聚焦“2024·相约巴黎”,回力展出的WB-X鞋款曾登陆WDCC 2023海外展,为海外大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设计的窗口。
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则走得更加彻底。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双妹和国货高端护肤品牌林清轩,诠释上海本土美妆护肤品牌的独特东方文化底蕴。“中国500强”老凤祥推动“国潮”出海,在海外开出16家品牌店。上海本土科技型文创企业米哈游也来到上海馆,讲述其向海外成功输出产品和文化的故事。
此外,今年上海馆持续打造“云上上海馆”。“云展馆”不仅同步线下的展馆与展品,收录品牌与展品详细信息,让众多无法亲临现场的市民观众也可以“一部手机云游上海馆”,大部分展品还能直接链接到品牌官方网店,直接下单购买。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