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调”出申城斑斓秋色 上海常见秋色叶行道树 上海四季秋叶
第6/7版:新民手绘 2023-11-27

“调”出申城斑斓秋色

霜染万物,秋色正浓。若以气象学而论,上海早已入秋,但若从色彩来评,上海的秋总是姗姗来迟,让人等得心焦。

作为四季交替最忠实的信使,秋叶总要等冷风的“提醒”,才如同猛然醒来一样纷纷“变装”。从11月到12月,一波又一波的色叶树,开始为上海街头带来层层递进的秋色。再配上街道两旁的老建筑、文化墙、摩天大楼、城市家具,如同油画般厚重、绚丽而有质感,为魔都“调”出明艳斑斓的秋景。

层林尽染

要说上海街头常见的秋色叶树种,银杏、鸡爪槭、无患子、悬铃木、北美枫香、榉树、乌桕、重阳木、娜塔栎、杉树总排得上号。11月上旬,榉树、悬铃木、七叶树等悄悄“变脸”;随后,银杏、鸡爪槭、红枫、乌桕、无患子、枫香等接过“染色”接力棒;待到12月中下旬,随着水杉、池杉和落羽杉由绿转红,赏叶季才画上休止符。

而从色彩来说,炫目的黄、温暖的橙、热烈的红都有着一席之地。例如,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因生命力顽强、适应上海的自然条件而栽种在很多地方,色叶全盛时总能带来“满地黄金叶”的美景,令人慨叹秋色如许。又如,树姿婆娑优美的鸡爪槭,如果在湿度相对高的环境下,叶片变色会较均匀,叶色也会更纯,成为不少园艺造景师的心头所好。被称为“马褂木”的鹅掌楸就更有意思了,叶片就像一件倒过来的马褂,变色时金黄、橙红、深绿等各种色彩集中在一棵树上,仿佛小马褂们热热闹闹地挂在枝头。

细微“调色”

其实,“季节限定美景”并不仅靠自然的馈赠,更有着人类的努力。如果说,申城加大色叶树栽种量、保留景观道,都是大面积的“涂色”,那么,更细微的“调色”也在进行中。

古银杏的“复壮”就是一例。

从2016年开始,在德籍专家樊华教授的指导下,上海开始采用为银杏接种菌根菌的创新复壮技术,陆续在徐汇、闵行、嘉定等区对古银杏的根系接种。通过观察、测试与分析,接种后,不仅古银杏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古银杏根系也明显增多。古树生长越来越健康,秋色中的那一抹金黄也更浓了。

此外,引种时考虑树种适生性,种树时不仅调土还用模块化栽植技术,施有机质、微生物肥料来“改土”,施肥养护、病虫害防治更精心……绿化人的一切努力,都只为秋叶变色更艳丽,挂叶观赏期更长。

赏叶佳地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数据显示,2020年,市绿化部门直管的行道树总量约73.7万株,其中落叶景观树种约38.4万株,占比约52%。这几年,随着“五个新城”行道树规划实施推进,以及部分区新、改建道路时推广应用新优树种,落叶景观树种占比已提升至近60%。换句话说,色叶树种得更多了。在此基础上,指导站每年整理出各区秋色景观道路推荐点,今年点位已达177个。

上海市林业总站每年也会发布“郊区红叶地图”,标注色叶树种分布较为集中的路段、公园、片林、生态廊道和苗木基地。比如,去年的红叶地图共158个点位,既有市民熟悉的滨江森林公园、嘉北郊野公园、秋霞圃等公园,也有佘山镇开放休闲林地、目华路防护林、嘉宝片林等小众“打卡点”,方便市民按图索骥。

秋色短暂,且赏且珍惜。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