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洗车场拆除建成的静安区音花园,让市民在城市中“聆听自然之音”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拆建
在上海的中心城区,要造动辄上万平方米的大公园,难之又难。于是,利用各种“边角料”地块,或拆或改,打造“麻雀小五脏全”的口袋公园,成了为“城市画布”涂上绿色的首选。
打开
将单位附属绿地打开让市民共享,必须变单向的利益让渡为双向的共赢,才能让单位有更多获得感,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将锁起来的绿意和空间“让”给市民。
管养
电瓶车停放穿行,谁来管?设施频出问题,谁来修?宠物破坏花草,谁来劝?……口袋公园是街头24小时开放的公共空间,需要管理者赋予更多智慧和耐心。
未来
大大小小的口袋公园,为城市与街道带来生机。它们是否能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继续向小区里“生长”?或许,“生境花园”是口袋公园未来的方向之一。
>>>详见第3—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