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恰同学少年 到中流击水 成功的改编 成功在哪儿 一台充满昂扬斗志的用心之作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3-12-18
回溯伟人青春的《鲲鹏击浪》今开播

恰同学少年 到中流击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鲲鹏击浪》今天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以及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开播。

《鲲鹏击浪》以青年毛泽东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毛泽东自1918年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走过的不平凡的路。这期间,他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在北大图书馆结识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开展学运工运;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创建湖南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这不平凡的三年,毛泽东从一个信奉教育救国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鲲鹏击浪》由马继红操刀剧本,刘飚执导,曾组织拍摄过《外交风云》《彭德怀元帅》的金牌制片人高军担任总制片人。剧中主要角色大胆起用了刘承林、米卓清等一批新人,并邀请于洋、董勇、丁柳元、王志飞等实力演员助阵。全剧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融合,成功塑造出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向警予、蔡畅、萧子升、陶斯咏等一批热血青年风华正茂的青春群像。

总编剧马继红在首播发布会上表示,从《鲲鹏击浪》走出来的风华正茂的毛泽东,一定会走进全国电视观众心中,受到广大青年观众的喜爱。导演刘飚在现场激动落泪,他表示《鲲鹏击浪》是一部关于理想、信念、情感和爱的青春记忆。“它是在写人,生动刻画了一群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年轻人,写年轻人的心灵成长,写出了他们为追求理想和信念,为自己所爱的国家付出的牺牲和奉献。”

总制片人高军现场透露《鲲鹏击浪》剧中主要角色是从全国6000多人中海选出来的。拍摄前,剧组花了20多天,专门组织主创人员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北大红楼、韶山毛泽东故居、板仓杨开慧纪念馆、湖南第一师范等地,深度围读剧本,上党课,对演员进行思想教育、心灵净化。高军现场分享了毛泽东、杨开慧扮演者的幕后故事。“我们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演员。扮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刘承林和扮演杨开慧的米卓清是在我们选角进入绝境时,一个偶然巧合下,终于等到了他们的出现。”

发布会现场,该剧主演首次集体亮相,和00后音乐人、该剧音乐总监高泽凡共同唱响《鲲鹏击浪》主题曲——《击浪》,以“我心滚烫、搏击巨浪”的奋进之心,对话百年前的革命先辈,发出了他们的青春之声。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