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记者从上海税务方面获悉,他们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对照国家税务总局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二十八条举措要求,通过调研、座谈、走访等形式,聚焦民营企业发展融资、税费政策精准落实等领域,全力优化税费服务举措,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不断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好信用换贷款
“现金流对企业非常重要,我公司正处于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关键期,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在松江区税务局组织的民营企业调研座谈会上,摩特威尔公司财务负责人艾弯弯道出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
作为从事环境保护设备研发生产的中小微企业,摩特威尔于去年11月启动碳中和项目,产品尚在研发,还未正式投产,后期工程有较大资金缺口。
发现摩特威尔有良好纳税信用后,税务干部现场针对性提出“银税互动”,并跟踪辅导企业通过上海银税互动信息服务平台,网上申请贷款。
“我们纳税信用好,顺利获得银行1000万元贷款授信,我们已用到250万元额度,解了燃眉之急,而且以后可以在信用额度内随用随支,不用担心资金链会断掉。”艾弯弯感慨,没想到企业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成了解决融资难题的“敲门砖”。
松江区税务局搭平台、送政策、强培育、化风险,通过走访、电话、座谈等途径,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于流动资金少、资金回笼慢的企业,鼓励通过“银税互动”融资,助力成长中的民营中小企业爬坡过坎、破局壮大。
“服务包”送上门
虹口区税务局聚焦辖区内行业龙头、单项冠军、独角兽和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开展“走访百家企业解决百个难题”大走访,将政策分门别类,定制成税收“服务包”,为企业送上门。
专精特新企业致景信息就收到税务部门送来的“服务包”。除了集成增值税留抵退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等九条惠及面广、优惠力度大的税费优惠政策外,“服务包”还针对企业实际定制了个性化政策账单,同时配备“税务专员”,方便企业遇到涉税费问题及时有效联系沟通。
“‘服务包’很丰富,包括企业经营涉及的各项税费政策,不但看得懂、用得上,有问题也有税务专员及时跟进。”致景信息财务负责人林正茂称,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优化,税务专员为企业明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归集口径,辅导填报注意事项,帮助企业足额享受政策红利,让企业倍感“暖心”。
“我们希望通过对政策的定向梳理和诉求的收集解决,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解决一个问题’扩展到‘解决一类问题’。”虹口区税务局副局长施忠东表示。
大数据精准“定位”
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杨浦区集聚国家级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30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水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从事景观水体设计及各类水处理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资金方面有较大需求。
“由于我们第一次享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对具体操作不太熟悉。”水生科技的财务负责人蒋成芳表示,“税务干部主动联系我们,详细解释政策和申报操作。我们的水体修复和治理项目,能节省企业所得税近500万元,极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
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走访等方式,杨浦区税务局了解到辖区内民营企业在税费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困扰。针对一些企业对最新税费优惠政策和操作不熟悉的情况,他们按照不同政策适用对象、适用时间、适用人员,为民营企业分行业、分业务、分性质立体“定位”,尤其针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等“小众”政策,依托税收大数据,通过“网格化”排摸、“全景化”分析、“滚动式”引导,助力企业精准适用政策,畅享税费优惠红利。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