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以更高站位担当使命任务 纪家花园  居民自编自导自演  实景微沪剧讲变迁 华泾镇  老旧居民区“蝶变”  街区型邻里汇亮相 聚焦重要使命找准突破口着力点
第2版:要闻 2024-01-14

华泾镇 老旧居民区“蝶变” 街区型邻里汇亮相

华建一街坊“十五分钟生活圈”带给居民满满的获得感,图为社区长者食堂 陆翔 摄

“这真的是我们原来的华建小区吗?下次我一定要带着家人再来看看……”昨天,已搬离小区多年的吴阿姨回到华泾镇华建小区探望老邻居,站在宽敞有序的“邻里巷”中,看着宽敞明亮的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社区长者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生鲜集市、文体中心及各类商店一字排开,她几乎要认不出曾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区了。原来,这个华泾镇最早建成的居民小区对标华泾建设“面向未来发展的形象标杆区”大变样了,硬件升级后,“15分钟生活圈”便利服务带给居民满满的获得感。

华建一街坊建于1994年,是华泾镇首个居民小区,也是华泾镇最外围的居民区,远离镇里的公共服务点位,居民之前生活多有不便。主出入口的小巷两侧有一些小商铺,业态杂、经营乱,住宿、经营、仓储的“三合一”现象屡禁不止。

华泾镇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短板,邀请社区规划师、专业运营方走进社区,对杂乱小商铺进行存量活化利用,打造“1+X”街区型邻里汇。整合了小巷的不同区域、功能,打造“1+X”链状分布的集约式服务。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具有社区事务受理、图书阅览、多功能放映、幼儿活动等功能,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能级;对沿街店面经过梳理和功能重置,设置了生鲜集市、社区长者食堂、早餐铺等“配件”;在靠近邻里汇的区域建了一个口袋公园;与邻里汇相近楼道则定位为“老年儿童友好型社区示范段”。同时,为方便居民停放非机动车,对邻里汇边上的花坛作出调整,让居民进出更便利。

在改造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北侧区域时,华泾镇聚焦优化服务配置,除了齐全的便民服务项目和文体中心外,还配置了快递接收小站、老字号药房、理发店、面包房等,着力打造利民惠民的商业邻里小巷。

“以前买菜要坐5站公交车,现在下楼直达!”一早,80岁的独居老人金奶奶就来到生鲜超市买菜,“可算盼来了菜市,这是给我们老百姓最好的新年礼物!”居民们都很喜欢这个可以走走逛逛的街区型邻里汇。

本报记者 孙云 通讯员 殷志军 徐喆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