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福
每年这个时候,哥哥总会通过微信转来一笔钱,数额不大,三百多元,注明是自留地流转费。
母亲在世时,这笔钱是划入母亲账上的,2013年母亲过世后,钱款由哥哥代为收取,然后,哥将这钱分两半,一半转给了我。母亲走了11个年头,我亦收了11笔,总计三千余元。
虽说这钱数额不大,与我今天退休金相比,似乎不足挂齿,可我却把它看得很重,很珍贵,为此还专门开设账户,一笔笔地存着,尽管利息微薄,至今账户内也就四千元出头一点。然而,如果把这个金额,与小辰光我家在生产队年中“分红”相比,那时我们全家八口劳动力,干活一年也就四百元多一点的分红款。
我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想让它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出生地在乡下农村,父母是本分的种地农民,而我是他们农民的儿子;再就是因为1989年我结婚那年,父母省吃俭用给了一笔费用,付了一套组合式家具和一台上菱冰箱的费用。记得婚事准备就绪后,我特地赶回乡下向父母汇报。回上海那天,父母将我叫到西厢内,从大衣柜暗抽屉里,取出四百元现钱,放到我手上说:“侬在上海,爸妈帮不了你啥,这钱你拿着用。”我揣着四百元,觉得这钱很重,好金贵。辞别两老时,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这真是前人辛苦,后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