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过十五都是年”,大年初十开学,除了喜气洋洋的红包和温暖的拥抱,新春的校园为学子们准备了一份份特别的礼物。
一组运动走廊
“请老师带领学生好好利用课间10分钟充分休息,缓解眼睛疲劳。”去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顾文收到了一封家长来信。新学期伊始,学校用实际行动向家长“回信”——孩子们惊喜发现,走廊变成了“微运动场”!顾文介绍,教学楼走廊有4米多宽,因此寒假期间,学校设计并在走廊地面上铺设了游戏活动指引地贴,让孩子们不用上下楼,走出教室就能动起来。低年级走廊上,孩子们可以踩着“荷叶”向前跳,沿着曲折“小径”追“蝴蝶”,还能比一比谁能快速穿越“树桩”;中年级的地贴由小脚印和各种几何图形组成,图形中的数字让孩子们不仅可以比体力,还能在加加减减中开动脑筋;高年级的地贴则引导孩子们穿越宇宙苍穹,三列脚印并排排列,便于小组之间展开角逐。
一场“开笔礼”活动
萌趣小龙、心愿墙、龙年福卡……开学首日,铁岭中学校门前充满年味。开学第一课在学校笔墨宫坊举行,通过馆校合作举办的“开笔礼”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美育滋养。“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热辣滚烫》告诉我们:成功不会一蹴而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爱自己,成为一个善良坚定的、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葛琛静送上“祝福礼”,希望文化自信成为大家的前行力量,号召少年们勇敢追求梦想。
一份研学计划
开学第一课上,上海交大附属黄浦实验中学的同学们收到了一份“仰望”任务型研学计划。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将通过馆校合作形成“交小苗走出去”系列课程,前往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天文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更多场馆开展“思源·仰望”系列研学活动,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开展“创新达人”培育计划。学生活动部负责人吉丽介绍,学校还将与九院“慧眼‘医+X’”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合作,邀请四个知名团队的医生、老师及研究生,作为“交小苗说健康”文明健康小课堂项目的导师,带领同学们在学习健康知识的同时,面向周边社区的青少年和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将社会变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大课堂。
一抹书香
今天,虹口区将开学第一课搬进了上海图书馆东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所所长方笑一带着学生品鉴“建安风骨、大唐气象、两宋风韵”。在“何以中国古籍新展”展区,丽英小学五年级学生则跟随着上海图书馆杨雪薇老师,在古籍里探源中华文明。新学期,虹口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图书馆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为青少年送上“一抹书香”。未来三年内,虹口区将与上图共建共享打造阅读共同体,上好“阅读半日课堂”,定制“阅读课后服务”。同时,结合“引进来”“走出去”两大策略,惠及更多的学生和民众。“引进来”是依托上海图书馆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定制特色阅读书单,将“探宝上图”汉字文化等系列活动引入学校课后服务。“走出去”则将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展场馆现场教学,通过“小小馆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让虹口学生体验“沉浸式阅读”项目。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易蓉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