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德清在车联网“赛道”谋篇布局,落子如飞。记者近日从德清县大数据局获悉,由该县制定的《车联网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下称《指南》)发布。这是全国首个车联网数据分类分级地方标准规范。
目前,德清已完成多路况场景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188.52公里,实现城市级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上线运行,通过采集车联网数据资源,形成了涵盖人、车、路、云的车联网数据底座。
《指南》明确了车联网数据敏感等级和类别,量化了车联网数据科学防护、合规利用的边界。“我们从数据要素分类、安全级别评估、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编制出台了《指南》。”德清县大数据局总工程师王卓丞介绍,《指南》主要结合先导区建设和运营实际,从车、人、路、云四个一级分类对数据进行盘点,并逐级细化数据要素内涵,形成脉络清晰的数据资产清单。
去年12月,中国智驾之城·德清地信小镇首批6辆智能驾驶景区公交顺利拿到上路牌照,并正式发车。“每辆公交可载客9人,实际续航里程约180公里,运行时段内每30分钟一班。”浙江文远知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斌说,可为市民带来更智能、更安全、更顺畅的出行体验。
近年来,德清大力推动“地理信息+车联网”融合发展,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车联网、全县域覆盖的5G通信网和高精度地理信息网,启用全省唯一同时满足单车智能和智能网联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实现全域949.3公里道路开放测试,布局车联网四大类场景18个应用。据了解,后续德清将围绕“车联网数据质量评估标准”“车联网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指南”等出台系列制度规范,推出有标识度的公共数据标杆产品,以“数据叠变”引“产业蝶变”。
本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