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明
“我有一棵草,染得蓝如宝,穿得老布旧,颜色依然好。”在古青龙镇的乡村,农闲时节,家家户户都会传出机杼声。据说在唐宋时期,蓝印花布便源自当地。世代相传的何氏中医,为了给做助手的妻子们穿戴的白色包头巾和围裙增添些温馨的色彩,免除病家的恐惧,用田野上碧青透蓝的小草,配上石灰缸里的石粉,调和后扎染而成青蓝色的蓝印花布,并命名为“药斑布”。它虽没有唐丝宋锦那么宝贵,但那粗犷的乡野气息,蓝白相间,简约雅致,受到了海内外民众的欢迎。作为素风逸韵的美感张扬、诗性江南的文化符号,出尽了风头,赢得了盛名。苏东坡、秦观、梅尧臣、范仲淹、赵孟頫等文化名人,也驾一叶小舟,出没风波里,循着小草,来到青龙镇,感知文化气息,雅集于“醉眠亭”,寻觅诗性的“芳草”。
对我来说,小草永远是赏心悦目的。它虽是来自低处、源自底层,却有顽强的绿,凝聚着灵性的精华,它们是为江南添彩,为大地增绿而奉献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