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在交流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在即,当“新民晚报小记者”遇见“人工智能”,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上午,在位于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人工智能(AI)主题教室,童声嘹亮——新民晚报融媒体小记者暑期成长营开营。
走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解码前沿科技,探访上海国际汽车城感受自动驾驶,打卡科学场馆体验智慧生活……此次小记者成长营由新民晚报社和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举办,通过专业课程、实地采访、大咖对话,提升青少年的媒体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孩子们搭建探索科技的平台和追逐梦想的舞台。
在6天的成长营中,新民晚报首席记者、资深编辑将现场授课和带队采访,从选题策划、影像拍摄到视频剪辑,让孩子们零基础也能玩转新媒体。优秀营员将有机会在新民晚报全媒体平台刊登作品,参加新民晚报全年品牌活动。
孩子们对活动充满期待。就读于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四年级的卢国林,是新民晚报小记者成长营的“资深学员”,去年暑期探访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今年报名“二刷”:“近距离接触了很多有趣的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今年我更加期待,相信科技的魅力将再次震撼心灵。新民晚报组织的各类小记者活动,我几乎从未缺席,不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经历,而且总能让我感受到知识的浩瀚和学习的乐趣。”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小记者们将前往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加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与业内大咖面对面交流,从青少年视角探讨人工智能的焦点话题、热门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助力青少年的学习、创新与发展。
学员们还将探访智能科技的多元应用,在上海国际汽车城EVAl智行港,深入了解智能驾驶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人工智能在车辆自动驾驶、数据分析及决策优化中的关键作用。前往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实地打卡“超级工厂”里井井有条的生产线、高效而有序的机器人,解锁人工智能在汽车产业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在科技互动体验环节,学员们将前往奈尔宝儿童科技馆,通过感官互动式科学体验,将知识、艺术、互动实践融为一体,享受科学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对科学的无尽好奇。
本报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