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社区医生“赋能” 家门口有“医”靠
第3版:要闻 2024-07-12
上海人民城市建设改革创新历程

社区医生“赋能” 家门口有“医”靠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医院外科医生正在进行微创手术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徐程

“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本报记者 左妍

看病就医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牵挂。

近年来,上海不断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适应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要求,以高质量医疗服务提升居民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今年4月,上海市卫健委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这一做法让家庭医生拥有了更多“能量值”:每一位签约居民的身后,都有一位家庭医生朋友;而在家庭医生的身后,又多了一群专家朋友。

一路走来,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在申城居民心中有了一席之地。在日积月累的强基增能后,社区医生也从“看看小病配配药”蜕变为能力全面的“健康守门人”。

锁定号源

家庭医生更有底气

家住闵行区华漕镇的姜阿姨(化名),在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体检时被查出肺结节。她的家庭医生慕永红在6月18日读取CT报告时发现,姜阿姨的左肺下叶结节疑为恶性,两肺上叶还有多发磨玻璃结节。“当时我就打电话把情况告诉姜阿姨了,马上把她约到门诊来,看她需要什么帮助。”慕永红为其预约,转诊至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之后,姜阿姨在华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黄延焱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各类检查和手术,于7月8日顺利出院。

“先转到华山医院的全科门诊,由专家把关判断,再协调分配专科,能更快得到治疗,这种体验是过去没有的。”姜阿姨说。

今年4月,上海推进上级医院号源下放社区,三级医院“50%号源”提前给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市、区两级医院的专家、专病、特需等门诊号源,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能提前5天拿到三级医院号源。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志欣医生说,最近,他为一名在瑞金医院做了关节置换手术的居民预约了瑞金医院的骨科专家复查。“患者抢不到号,就来社区‘碰碰运气’,我们在市级分级诊疗平台立即就帮他预约好了。如果居民不指定专家,社区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推荐匹配的专家。在社区预约市、区两级医院的号源,能享受到‘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签约居民与社区的‘亲密度’更高了。”高志欣说。

目前,市级分级诊疗平台已有61家三级医院入驻,在社会面预约渠道和预约时间不变的基础上,家庭医生经过初步诊断,可以为签约患者预约早于社会面5天的专家号源。“赋能”家庭医生,释放基层卫生服务“红利”,新一轮的政策改革让家庭医生有能力、有动力,促进形成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可供参考的上海经验。

赋能升级

“菜单”丰富更聚人气

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首批社区示范康复中心和护理中心,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上海市首批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改建后的口腔诊室由4间增加到9间,牙椅由4张增加至9张,硬件设备持续扩充,拥有了牙片机、口腔锥形束CT机、超声洁牙机、根尖定位仪、超声骨刀、口腔种植机、热牙胶充填仪等设备。中心主任杨振透露,梅陇社区现已能够开展38项口腔服务,为居民提供与上级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门诊人次大量增加,最主要还是因为服务品种变多了。现在梅陇社区除了口腔骨折这类比较大的手术不做以外,其他局麻下的手术都可以开展。尤其在开展正畸、口腔修复、种植牙服务后,就医群体逐步扩大,儿童、年轻人、上班族都比较多。”杨振说。

去年底,上海完成首批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口腔诊室建设。位于虎林路的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口腔诊室深受居民欢迎。家住泗塘四村的姜老伯挂了口腔科的号,为他看诊的是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的山雯婷医生。姜老伯这次是来做根管治疗的,山雯婷医生说:“老人患的是根尖周炎。他怕抢不到大医院的号,把病情延误了,现在到社区就医就方便多了。”

“我从这里去吴淞中心医院,乘车单程要花1个小时,而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离我家仅需走5分钟的路。社区医院标准化口腔诊室成立之后,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姜老伯说。

其实,这样的突破和尝试,始终贯穿上海社区综改的全过程。近年来,上海多个社区根据自身情况和区域医疗需求,找准不同发力方向,不断加速升级改造。在闵行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一至周五均开展儿科诊疗服务;浦东新区所有社区均配置CT、移动DR、肺功能检测仪、心脏超声“四件套”检查设备。社区可供选择的“菜单”日益丰富,自然也就更聚人气。

2023年起,上海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适宜外科手术。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医生田陶然明显感到越来越忙碌了。除了擅长的腋臭手术外,他还为居民做一些清创、体表良性肿物切除等小手术。

打浦桥社区打造了标准化门诊手术室,更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拥有了第二冠名“打浦桥社区医院”。实践证明,社区医院不仅是形式的更新,更有内涵的提升。在院长金迎看来,通过社区医院建设,中心实现了两个转变。在患者心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再只是看小毛小病和配药的地方,而是能够在内、外、妇、儿、中医等方面提供可靠医疗服务的去处;医务人员的认识也在转变,基层医院不再是“小单位”而是“大平台”,在这里同样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职业价值。

筑牢网底

社区改革更具锐气

上海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发挥“排头兵”的带动作用:上海2011年试点家庭医生制度,2015年推行“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近年来又持续推动签约服务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签约超过1100万人,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超过44%。老年人、儿童、慢性病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84%。织密基层医疗卫生“生命线”,筑牢超大城市“防护网”,超大城市的“毛细血管”为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保障。

“现在我已经习惯遇到身体不舒服就找家庭医生、看病先去社区了。”徐汇区田林社区居民洪老伯说,他有慢性支气管炎史,为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家庭医生为他预约了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门诊,经胸科医院诊断,排除了肺部肿瘤可能。于是,他又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抗感染治疗。

小杜今年9岁,是长宁区的一名小学生,从小就有视力不良问题。2023年4月,学校体检发现其双眼裸眼视力为4.2、左右眼散光150度,平时要佩戴500度的眼镜。父母为了他的眼睛没少操心,带他去过许多大医院的眼科就诊,也参加过一些视力康复训练,但是人多路远,每次举家出行都让家长和孩子身心疲惫。

2021年,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成立全市首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视觉健康管理中心虹桥分中心”。去年,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学校给学生做视力检查和康复治疗,小杜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有眼康复训练,对此,一家人开心不已。经过一个暑假的理疗,小杜的双眼视力裸眼均恢复到4.7,散光未再增加。一家人还在社区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小杜妈妈表示,以前觉得家庭医生很遥远,现在全家都离不开家庭医生,从儿子的视力康复再到父母的慢性病就医,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全家有力的“医”靠。

去年,上海印发《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明确把社区卫生作为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加快资源配置和治理创新,推进社区卫生高质量发展,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完备、服务优质的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展望未来,“推进社区卫生高质量发展”的大旗已定,也为社区新一轮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到2025年,按照功能定位、区域特点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新建、改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15分钟慢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市社区医疗服务横向同质化,社区常见病诊疗服务与上级医院纵向同质化水平显著提升,康复护理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社区门诊量占本市常住居民门诊总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逐步夯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