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香径行迹 与文字相依 好的夏日 或是缘起“天仙配” 又见西山美人坡 从景云里到二条胡同
第12版:夜光杯 2024-07-29

好的夏日

于是

“记忆中的夏天决不至于这么热,热得这么久,但记忆很不可靠。”泳池边的老先生在和年轻教练聊天,“再说了,年轻时什么苦都能吃,年纪大了,什么都觉得苦了。”两人年纪相差半个世纪,身高体形差不多,但身体总是服从岁月和地心引力的,就连老先生的泳裤也显得松垂,反衬着教练紧绷绷的肌肉。

夏天的泳池,除了人多一点,和冬天的泳池并无差别。水和空气都是恒温的,每天来游泳的常客也几乎是恒定的,比如这位先生,那位女士,都是年过七旬,每场半小时,看到奔放蝶泳的、飞速自由泳的选手会主动让出泳道,很客气。

还有些成双成对来的散客喜欢挤在池边聊天,好像运动是次要的,穿着清凉地社交才是主要目的,聊的话题从泳姿动作要领跳跃到黄金美元。中年女人听到教练勉强应和道“心静自然凉”,就开起玩笑,说避暑降温最好的办法是——“想想不打骨折就卖不出去的老破小,心就凉了。”

孩子们也不为了运动而来,水枪滋个不停,笑声不停。现在的孩子们有多少能耐受高温和寒冷呢?都是温室花朵。无机网络世界远远超过了有机物质世界在他们生活中的比重。理想的夏天应该是在空调房里的,打游戏的电脑再怎么散热也不要紧,冰箱里的冷饮和外卖小哥大汗淋漓送来的热菜热饭足够续命,想吃任何水果都能一键下单。机器渐渐接管家务。公共交通系统、公共空间里的冷气足以让酷暑有名无实,哪怕暑气依然存在于喧嚣的蝉鸣里,存在于大街小巷被空调烘烤得更热的户外。

老先生游完例行圈数,四肢活络,血脉通畅,步行回家仅五百米,还是走得一身汗,但他为此高兴,因为出汗的功能和功效都很正常,这点距离也不至于中暑。一推门,就见桌上摆着一盒阳山水蜜桃,只只都有巴掌大,足足八九两。

每年夏天这时候,女儿就会远程订购,知道他有糖尿病,别的水果要当心,桃子不要紧。隔着半个地球,女儿也能一键下单,这是老先生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老伴儿已经洗好了两只,两人候好时间,打开手机,远程视频,好像在给女儿做专场吃播,笑声稍有卡顿,不像以前电话线里传过来的那样确凿,好像总有点飘忽,但大家都习惯了。这就是女儿的声音,经过美颜滤镜的也依然是女儿的样貌。据说以后可以让AI根据真人的脸孔、声音生成视频机器人了,老先生斗胆一想:自己百年后,说不定仍能在屏幕上和女儿谈笑风生呢。科技正在改写视听、出行、购物、交易、教学的方式,未来也许还能取缔四季,仿造自然,储存记忆……啊,想多了!还是桃子清凉,心头温热。要把握当下的幸福。

挂了电话,世界继续运转,女儿去上班,老先生练毛笔字,老伴儿去上瑜伽课。夜里暑气稍散,整个世界都像是心外之物,自然的热归自然,人心的静归人心。老先生是在社区夜校书法班里迷上写字的,习的是柳体《三字经》,像是回到小学,每句写完却又如老者感叹,世事变迁,人心所向却恒久如一,无非是衣食无忧,无病无灾,乐享天伦。搁笔休息,老先生环顾四周,家里清清静静,心中无欲无求,觉得这个夏日是极好的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