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跳高 建水“米轨”慢游记 烦人的“脑补” 法式浪漫 一个普通人的奥运会 最爱“豆腐块” 不如怜取眼前人
第15版:夜光杯 2024-08-06

法式浪漫

张廷

我第一次知道阿尔萨斯-洛林,还是少儿时代通过一篇名为《最后一课》的课文。文章是由法国作家都德于1873年创作的,说的是被划归德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学校必须改学德语放弃法语的故事。只是小说的作者出于对法国的热爱,并没有说明之前的法语教学也是法国占有该地区的时候强迫当地学校放弃德语改学法语。为何一个基础语言教育如此反复?

为了搞明其中缘由,我们来到了当地,第一感觉这里的小城美如童话,德式建筑的风格却透露着法式的浪漫,就在这童话世界里找了家餐厅坐下,看菜单发现菜品也偏德系,点了个猪肘子,却发现做得比德国的好吃,略像红烧肘子。

边吃边和当地人聊天,他们说这里地处德法边境,归属权在历史上不断变化,谁打赢归谁,阿尔萨斯语属于德语的一支,但是与被普鲁士统一的德国官方普鲁士系德语区别很大,无法直接交流,也就是说法语、统一后的德语与阿尔萨斯语都很不一样,当地人基本都说当地话。15世纪末开始,当地的贵族、有钱人、文化人流行说法语,精神层面上渐渐倾向于法国,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这里重归法国,政府再次强制推行法语教育并获得成功。

离开餐馆走上小桥,赶紧拿出相机拍下这德国文化与法国精神完美结合的浪漫童话。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