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李政道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第一站就是上海,造访了复旦大学。两年后,李政道再次调研复旦大学,深深为祖国基础科研的不足而忧虑,于是向党中央递交了《参观上海复旦大学后的一些感想》,强调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呼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1998年,李政道出资设立以他与已故夫人秦惠䇹的名字共同命名的“䇹政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䇹政基金”,参与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中国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次年,先生出席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䇹政学者”座谈会,并写下“䇹政竹”,表达对夫人的思念。2015年9月,李政道将“䇹政基金”管理委员会工作移交上海交通大学。
2009年5月,李政道受被他视为“忘年交”的张杰院士邀请,访问上海交大。与时任校长的张杰数次“秉烛深谈”后,李政道表示要将诺贝尔奖章原件及毕生所藏手稿、信件、书籍和艺术作品等档案资料和位于上海宛平路的旧居,无偿赠予有“多年友好交往”的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李政道相关资料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存中心,李政道科学成就、治学贡献、高尚道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成后,已成为申城高校文化地标。
2013年,李政道捐资设立“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以科学为题,举办科学专题研讨会及全国性的艺术作品大奖赛,培养科艺融会的创新型人才。
2014年,李政道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建立一个类似于上世纪玻尔研究所的基础科学研究所,从事物理和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寻找宇宙中极大和极小间的关联,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深刻的相互作用规律,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贡献”。得到高度重视。2016年,李政道研究所挂牌成立,在第一个五年建设期,已形成了天文与天体物理、粒子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三大研究方向。“李所正发挥大科学研究范式的优势,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希望用三个五年的时间,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学派’,到2035年建成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基础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