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纳凉三件套勾起儿时回忆 规范闲置交易,让二手更“香” 辛苦了!极端高温下的户外工作者
第5版:上海新闻 2024-08-08

辛苦了!极端高温下的户外工作者

申城近日持续高温 杨建正 摄

本报记者 杨洁 金志刚 特约通讯员 忻文轲

持续十几天的极端高温,带着滚滚热浪席卷申城。面对烈日和高温“烤”验,户外工作者依然坚守工作岗位,恪尽职守,用行动和汗水为这座超大城市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默默付出。

高架交警浦佳慧>>>

“今年夏天已穿坏两双皮鞋”

滚滚热浪里,全市公安民警辅警仍然坚守在交通疏导、巡逻执勤和服务群众的一线,撑起一把把“平安伞”。

8月5日14时,上海中心城区最高气温达到40℃。高架道路热浪滚滚,经过炙热晒烤的地面已经超过60℃,这个时候顶着烈日站立于高架之上仅几分钟,就已汗流浃背。

当天17时刚过,在延安高架虹许路上匝道处,延安高架北侧已出现车辆缓行情况,交警总队高架支队二大队警长浦佳慧正疏导往来车辆。虽然已是晚高峰,但阳光依旧火辣,高架道路上“热”度不减。由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工作,高架交警不得不身穿长袖制服以避免晒伤,但后颈处仍被晒得脱皮。浦佳慧说,今年夏天他已经穿坏了两双皮鞋。

在非高峰时段,高架交警也会加强巡逻、接处警等工作。由于驾驶的都是二轮警用摩托车,经常一圈巡逻下来,取下闷热厚重的头盔,上面已经结了一层盐花。一旦在巡逻过程中需要下车处理警情,摩托车的坐垫在五分钟之内便会被阳光烤得滚烫。浦佳慧介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把水浇在坐垫上降温,没一会儿水就被烤干了,我也能尽快回到点位继续执勤。”

17时20分,电台内传来有车辆在延安高架南侧娄山关到延西立交之间抛锚的警情,浦佳慧立即戴上头盔启动摩托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驾驶员因车辆发生故障有些不知所措,打开双闪灯等待民警的到来。浦佳慧细致地检查了车辆,发现是由水温过高而引发的故障,他动作熟练地打开车辆前引擎盖,从警车中取出准备就绪的冷水加入水箱中,驾驶员连声感谢。

浦佳慧随身携带着的还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贴心准备了风油精、人丹、晕车贴、创可贴等物品。“这是为驾驶员和乘客准备的,这样的天气难免会遇到驾驶员或乘客身体不适,特别是老人,哪怕能帮他们缓解一下症状也好。”

水上应急救援队蒋海琪>>>

“穿着救生衣像泡进‘保温桶’”

“老师傅,这里是通航航道,严禁游泳的,快上岸去……”近日,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水上应急救援队在巡逻至浙江路桥下时发现一男子在野泳,立即上前劝阻。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来临,人们涉水类活动日益增多,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高温天,救援艇的气不要打那么足,影响使用‘寿命’,还有水面反射的阳光会造成视线盲区和损伤眼睛,所以巡逻的时候防护目镜一定要戴好……”水上应急救援队队长芦培每次岗前训示时总要一遍遍叮嘱队员。

“O型”救援、翻艇自救、急起急停……有别于陆地,水中的不确定因素繁多,潮汐、暗流、漂浮物等等都可能给巡逻、救援工作带来麻烦。为应对各类突发涉水警情,救援队前期联合上海子鹊应急救援队开展了水中应急救援夏季训练,先后模拟了群众落水、船艇倾覆、水下徒手救援等突发情况。

“我们现在穿的救生衣浮力足够大了,但同时也不透气,像是泡在‘保温桶’里,每天下班都是浑身湿透的。”救援队队员蒋海琪介绍,“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帮助,我们才能安全、顺利将落水群众营救上岸。”

行李装卸员何小飞>>>

“一个航班下来要出好几身汗”

酷暑天气下的虹桥机场,炽热的太阳将机坪晒烤得宛如火炉,刺眼的阳光反射在地面晃得人睁不开双眼,对于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行李装卸员而言,在这样热浪滚滚的天气下行走、工作,毫无疑问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8月6日上午9时,东航地面服务部虹桥装卸服务中心的装卸班组长何小飞和同事正在烈日下辛勤奋战。当天,FM9115航班搭载148名旅客和约2吨行李、货物从上海虹桥机场飞赴天津滨海机场。旅客尚未开始登机,何小飞等人已经投入到了高强度的行李装卸工作中。

身为班组长,何小飞一边用手遮挡着头顶刺目的阳光,一边拿起对讲机,指挥远处的行李装卸车向飞机驶来。他和同事一起卸下拖车上的钩锁,用力推动满载的装卸车来到飞机腹舱之下。对照工单核对行李吊牌、重量、装机位置等关键信息后,何小飞挽起袖子,开始向货舱内搬运旅客的行李。

正值暑运旺季,不少行李都是塞得满满的“大件箱包”,何小飞弯腰抬起行李箱再转身举过头顶,几个来回下来,他的面庞涨得通红,额头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他的身侧,另一名装卸员张红军正蹲在飞机货舱里,在高度不到2米的狭小空间内弯腰搬运递上机的行李,并细心地一件一件将行李排列摆放在客机腹舱中。行李很重,张红军才干了一会儿就不得不从蹲姿转成跪姿。他小心翼翼地轻拿轻放行李,确保箱包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遭受重压和磕碰。

暑运旺季期间,像何小飞这样的装卸班组,平均每天要保障10余架次航班、装卸大小行李千余件,需要在地面最高温度超50℃的机坪上奋战8到9个小时。何小飞说:“搬运行李是体力活,干起来要使上一膀子力气。往往一个航班一个小时下来,兄弟们都要出好几身汗,衣服几乎没有干的地方。”

何小飞做行李装卸员已近10年,他说:“我们行李装卸工作和别的工作没什么不同,再热、再刮风下雨,我们也都经历过,都已经习惯了。我觉得,既然干这份工作,就踏踏实实干好。有的时候,旅客和机组、机务同事们看到我们在搬行李,会和我们说一句‘辛苦了’,每次听到这句话心里就会暖暖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