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烟雨楼台(中国画) 服老 鲁庵朱迹印赏 夏日游泳纪盛 小弟与鸽子 采撷远古的浪花 雷峰塔倒塌以后
第13版:夜光杯 2024-08-08

雷峰塔倒塌以后

蔡天新

今年是雷峰塔倒塌100周年。100年前的1924年9月25日下午,西湖南岸的千年古塔雷峰塔轰然倒塌。当年11月,鲁迅先生在《语丝》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近来发现,雷峰塔的倒掉还催生了一位大数学家,他便是我国概率统计事业的奠基人许宝騄。

许宝騄是杭州人,1910年9月1日出生在北京。许家是杭州名门望族。许宝騄是家中老小,上有二兄四姐,大哥许宝驹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二哥许宝骙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大姐许宝驯嫁给了俞平伯。小时候许宝騄跟着父亲辗转于北京和天津,八岁那年全家回到了杭州,因为体质较差,父亲聘请了多位家庭教师,讲授文学和历史,11岁便能用文言文创作短篇小说《花生姻缘》,英文学了一年多,便能阅读小说原著,妥妥的文科生底子。

雷峰塔倒塌那一刻,14岁的许宝騄和15岁的二哥许宝骙正在下棋。那时杭州由毗邻的钱塘和仁和两县组成,雷峰塔属于钱塘县的地盘,那时城内既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唯一一路公交汽车是从湖滨开往灵隐寺。只听见远方传来一声巨响,随后西湖南岸升腾起漫天粉尘,两兄弟冲出家门,跟着市民往雷峰塔方向跑去。

那时杭州百姓认为雷峰塔的砖头可以辟邪,因此是去“抢”的。那会儿许宝騄的父亲许引之和女婿俞平伯正在西湖北岸的孤山俞楼喝茶聊天,俞楼是俞平伯的曾祖父、晚清大学者俞樾执教诂经精舍时的住所,由他的弟子们集资修建。说到俞平伯,那年才24岁。当雷峰塔轰然倒塌,翁婿两人不仅听见而且也看见了,他们旋即雇船前往西湖南岸,目的并非为了寻找辟邪之物,而是为抢救藏在雷峰塔砖孔里的经卷,还有石刻,塔身一倒,塔底的那些文物便全露了出来。可是,等到他们的小舟抵达南岸,市民们早已把塔砖等哄抢一空,这让酷爱文物的许引之痛心疾首。随后几天里,许引之携带着现金,在俞平伯陪同下四处求购遗散的文物。不料因为天阴风冷,他受了风寒,一个多月后竟不治身亡,年仅49岁。

许引之的英年早逝,改变了许家的命运,尤其是改变了小儿子许宝騄未来的人生之路。许家先是迁往天津,翌年又移居北京。而俞平伯于1924年底即携家眷赴京,并从此离开江南,开启了他长居北京的人生旅程,先后任教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最后落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时,夫唱妇随,广交梨园朋友。

话说许宝騄一家初到北京时,寄居在他姐夫俞平伯家。家庭的变故和北京城的教育环境,让他意识到需要拥有一个立足之本的专业。那时,他的数学尚是弱项,为了通过汇文中学的入学考试,家人特意聘请了北京大学数学系教师吴辑熙为其讲授代数和三角。二哥许宝骙回忆,“从头起步,仅阅两月即成绩斐然,亦由引起兴趣,其数学天才开始崭然显露……”1928年,许宝騄从汇文中学毕业,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由于发现自己的数学兴趣更浓,而当时清华大学的数学最好,于是第二年,他便申请转入了清华大学算学系。当时,清华算学系有多位留美归来的教授。比许宝騄小一岁的陈省身尚在南开大学念书,他15岁上的大学。许宝騄入读清华的第二年,陈省身考入清华研究院,成为我国第一个研究生。而与许宝騄同龄的华罗庚还要再过一年,才应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来清华担任系图书管理员。1933年,许宝騄从清华大学毕业,到北京大学数学系当了助教。正值哈佛大学教授奥斯古德来北大讲学,许宝騄在他讲学的两年里一直是他的助教,在分析和代数方面得到提升。1936年,许宝騄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统计系留学。这个系创办于1911年,是全世界最早创办的统计系。1940年,许宝騄告别英伦,返回中国。在此之前,即1937年和1938年,陈省身和华罗庚已先后回国,他们都受聘西南联大教授。那时候在西南联大,集合了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数学系更是藏龙卧虎,而科研方面最突出的是“三杰”——华罗庚、陈省身和许宝騄。

1941年夏天,作家老舍曾来云南旅行了两个半月,他与西南联大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滇行短记》里他这样写道:

宝騄先生是统计学家,年轻,瘦瘦的,聪明绝顶。我最不会算术,而他成天地画方程式。他在英国留学毕业后,即留校教书,我想,他的方程式必定画得不错!倘若他除了统计学,别无所知,我只好闭口无言,全没办法。可是,他还会唱三百多出昆曲……与许先生约定:到抗战胜利后,一同回北平去学,不但学,而且要彩唱!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许宝騄选择回北京大学任教。1956年,北大率先成立了概率统计教研室,许宝騄任主任。许宝騄终身未婚。1970年秋天,他偶染肺炎,没过多久,溘然长逝。1980年初秋,北京大学数学系召开许宝騄先生70岁冥寿纪念会,82岁的姐夫俞平伯因病未能参加,却写下了一首联语《挽许宝騄》。1984年秋天,84岁的俞平伯依然记得60年前雷峰塔倒塌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和悲伤,写下《雷峰塔圮甲子一周》一诗:

隔湖丹翠望迢迢,六十年前梦影娇。临去秋波那一转,西关砖塔已全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