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东台 候鸟翩跹入“画”来 在绿水青山间御风翱翔 “地方标准”输出“幸福经验” 徽州古城迎数字游民登“岛” 新线开行“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
第10版:长三角/万象 2024-09-03

“地方标准”输出“幸福经验”

台州发布全国首个幸福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

幸福如何才能被感知、获得?一个以“幸福”命名的场馆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日前,浙江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市级地方标准《幸福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是全国首个幸福中心建设与服务市级地方标准,首次明确了幸福中心建设要求及六大类型特色服务要求,为全市乃至全省幸福中心的建设、服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指导。

目前我国大部分社会心理服务场馆都倾向于心理问题的事中及事后干预,而台州市幸福中心依托“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结合“艺术+科技+大数据+心理健康”设计理念,邀请清华大学相关专家深入开展校地合作,打造系统化、科学化、全面化的幸福中心场馆。

《规范》的最大特点是始终围绕如何通过幸福中心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开展思考,首次明确了幸福中心“环境优美、队伍精良、服务精准和群众满意”四大要求,从建设配置、队伍职责资质等方面规定了幸福中心的建设要求,从预约、接待、科普宣传、学习培训等方面规定了幸福中心的建设要求,既注重配套管理又强调科技融合,既突出落地实操又兼顾经验推广。

《规范》充分结合黄岩区幸福中心的优秀管理服务经验,填补我国幸福中心建设领域的标准空白,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素养。《规范》的推广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台州市幸福中心服务品质,持续助力幸福中心建设,实现科普展览、教育培训、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功能“建管一体化”,输出台州“幸福经验”。

“《规范》为幸福中心的建设和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我们进一步推广幸福中心更大的底气。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推广台州的幸福中心先进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幸福中心的建设贡献更多成功经验。”《规范》起草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报记者 毛丽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