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聚焦“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洋议员”纷纷点赞全过程人民民主 慈善,温暖一座城 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第3版:要闻 2024-09-03
39国议员参访上海市人大,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人大制度

“洋议员”纷纷点赞全过程人民民主

昨天,来自39个国家的议员(前议员)来到上海市人大、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中心大厦等地参访,通过亲身感受、坦诚交流,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当代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

沉浸式体验人大制度

上午10时,受邀议员们首先来到市人大,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人大制度,近距离感受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听取了人大的运作模式、组织架构、主要职能等介绍后,国际议员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各项议题进行提问交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友协会长陈靖则一一进行了解答。

利比里亚参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亚伯拉罕·达赖厄斯·狄龙在提问中表示,作为一名立法者,他对于市民的参与度非常感兴趣,希望了解市民是如何参与到立法的过程中,而上海市人大又是如何确保在立法工作中开展有效监督。陈靖回答说,每一部法规的出台,都是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形成的,会通过媒体进行公示,并听取群众的意见,一些重大议题将举行听证会,同时还会通过市、区、乡镇人大代表在社区中听取市民意见。对于监督职能陈靖则表示,市人大一方面会通过执法检查提出整改清单,另一方面还会开展专题审议,把政府的相关负责人请到现场回答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政府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要进行答复,人大还会对代表满意与否进行评估。

在一个小时的交流中,国际议员们对中国人大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也予以高度评价。美国加州议会名誉议长罗伯特·赫茨伯格表示,制定法律得到人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此外,他也非常支持开展这样的交流对话方式。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下午1时许,49位议员(前议员)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访问,深入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感受上海文化的红色底色。在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员带领议员(前议员)们聚焦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中共一大纪念馆生动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澳大利亚前议员协会主席,前联邦自由党议员约翰·哈斯勒姆一边认真听着讲解,一边仔细阅读着展板上的文字,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他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学习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中国发展繁荣的历史脉络。这是约翰·哈斯勒姆第二次来到中国,“相比2016年,中国的发展程度更高了”。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中共一大会址是一次惊艳的旅程。”参观结束前,巴基斯坦参议院人民党领袖,人民党副主席雪莉·拉赫曼留下了这样一段寄语。这是她第五次来上海,每次都有新的惊喜与启发。“展览的策划很出色,故事也十分感人,还原了中国在全世界崛起的历程,令人赞叹。”

登上中国第一高楼

“这是一座非凡之城,令人震撼!”来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阿尔及利亚国民议会议员茂鲁德·拉伊心情激动,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从第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望去,整座城市尽收眼底。浦江两岸风光旖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一处处建筑各具风韵,勾勒出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昨天下午,茂鲁德·拉伊还走进浦东新区合欢路201号,参观了“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浦东改革开放主题展”。约35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内,呈现了浦东在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焦硬核产业、建设高品质生活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果。“过去我只在电视上看到上海,如今能够脚踏实地来这参观,科技、旅游、贸易,一切都让我惊叹!”茂鲁德·拉伊说。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杨欢

见习记者 陈佳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