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可口、健胃消食的山楂果,竟是生成巨大胃结石的罪魁祸首,而医嘱居然是狂喝可乐?这听起来或许有些离谱,但在秋冬时节的消化科中也并不少见。
近日,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就接诊了好几位这样的病人,其中一位病友将自己的情况发到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众网友的共鸣。
最近正是山楂糖雪球上市的时候,爱吃山楂的芊芊(化名)当然不会错过。吃了30多颗糖山楂后,到了半夜,芊芊突然分泌大量口水,胃部也开始绞痛。根据网友的经验分享,芊芊猜到是山楂惹的祸,熬了一天后,实在疼痛难忍,便前往上海市东方医院就诊。
因为怕痛,许多人“闻胃肠镜色变”。然而,做加急胃镜,胃镜管一插到胃里,被胃结石折磨得痛苦不已的芊芊却瞬间感觉舒服了不少。盯着屏幕的好几位医生却惊呆了,“这是什么?这么大!”剥离了一点后发现,是黏在一起的山楂果肉。由于结石太大,无法量出具体体积,诊断结果只好写上“巨大胃结石”。医嘱建议服大量可乐,并要求住院。
每天喝2大瓶可乐,让芊芊牙齿很不舒服,口腔黏膜和舌头也都破了。幸运的是,她总算可以躺平睡觉了,碎石术手术也提上了日程。更令人惊喜的是,胃镜显示“石头”被可乐全化完了,也不用做碎石手术了。
除了山楂,甜蜜软糯、润肠通便的柿子也会导致胃结石。医生透露,每年秋、冬,消化科都要接诊不少因为吃山楂和柿子导致胃结石住院的患者。那么,胃里为什么会长石头?喝可乐就可以治好吗?
“胃结石,简单讲就是胃里长出的硬块,是经口摄入的食物、药物或异物(毛发)在胃内凝结成团块所致。”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消化内科主任曾欣解释,常见的容易导致胃结石的食物有柿子、山楂、黑枣等,这类食物因内含大量鞣酸,在胃酸的“推波助澜”下,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紧紧结合,与胃内的树胶、果胶、植物纤维等混合在一起,如同滚雪球般越聚越大,最后变成顽固的结石。
据介绍,饮食习惯不良者、胃肠蠕动差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病人都容易出现胃结石的情况。好在,胃结石看似“坚不可摧”,医学上有很多手段解决。喝可乐的“甜蜜疗法”一般适用于早期且较小的植物性胃结石。“虽说可乐有‘能耐’,但也不能随意狂饮,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曾欣指出。
医生也提醒,避免空腹吃柿子、山楂等易结石食物,均衡饮食,忌过量食用。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