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春节档加量不加价 沪剧让人永远年轻 春晚里的中国年有声有色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5-01-20
这家民营院团15年来一直坚持原创

沪剧让人永远年轻

《深秋的泪痕》昨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昨晚,大型沪剧现代戏《深秋的泪痕》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在这台上海文慧沪剧团成立15周年暨杨音从艺50周年庆典演出上,沪剧演员杨音时隔多年再次演绎自己的成名作。他说:“沪剧舞台,让我们永远年轻。”

此次复排的《深秋的泪痕》,讲述的是父母离婚后破碎家庭对子女造成的巨大伤害,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重视家庭,关注子女成长。舞台上,精炼简洁的舞美设计巧妙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风貌;音乐方面,在保留沪剧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更贴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口味。有意思的是,这一版《深秋的泪痕》中的演员缪佩红,当年12岁时第一次观看杨音演出《深秋的泪痕》时便被深深吸引,并由此踏上沪剧舞台。时光流转,如今的她在剧中饰演杨音的母亲,续写传承佳话。

“在我从艺50年的历程中,过去的15年在文慧沪剧团是一段无比珍贵且意义非凡的旅程。这里是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我能够尽情地在沪剧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杨音说。让他尤为自豪的是,在文慧沪剧团的日子里,他凭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获得了白玉兰奖。

上海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感慨万千,“要成立一个剧团很容易,但是要坚持15年,每年都做出精品的原创沪剧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坚持。”剧团自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原创剧目的创作,先后推出了《黎明前的歌声》《风雨同舟》《白衣柔情》《绿岛情歌》等18台大戏。这些剧目紧扣时代主题,又不失沪剧的传统特色,在全市各区、乡镇演出时反响热烈,场场爆满。尤其是近年来的原创沪剧《早春》《黄宝妹》,无论是剧情编排,还是音乐唱腔设计,都融入了新时代元素,赢得广泛赞誉。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