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名
咏武诗《大成鸟难飞桩》以“鸟难飞”为意象支点,在动静刚柔的相生相济张力中展开一幅气韵生动的武学图卷。
身若渊渟气若虹,鸟难飞处意无穷。
双睛朗澈含神秀,双臂舒张化劲融。
似有灵丝缠鸟羽,更无力点借和风。
桩中妙法通玄奥,悟得真功入净空。
诗人并未执着于具体招式的铺陈,而是以诗性笔触勾勒出“桩法”的浑圆意境,在虚实阴阳间精妙地构建起武学与道法相通的审美空间。这首七律以“鸟难飞”为标题和诗眼,以诗体提练桩功,用精炼笔触勾勒出鸟难飞桩的独特神韵与深邃内涵。以虚实动静、矛盾互为之精义,展示武学之道浑元阔大之真谛。
其诗首联“身若渊渟气若虹,鸟难飞处意无穷”,以“渊渟”“虹贯”形成刚柔对照,既见身形如岳峙渊渟之沉稳,复显气若长虹贯日之雄健,奠定桩功“外静内动”的基调。同时,将习桩者的身姿比作深潭止水,沉稳静谧;气息则如长虹贯日,磅礴雄浑。用“渊渟”与“虹气”并置,构建垂直维度的张力,恰似《庄子》所言“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的生命状态。
颔联“双睛朗澈含神秀,双臂舒张化劲融”,细致刻画习桩者的神态与动作,眼神清澈有神,双臂舒展间劲力与化劲互为因果、相互融合,尽显拳桩之奥妙;将传统武学中的实相描述,升华为天人合一的精神观照。
颈联“似有灵丝缠鸟羽,更无力点借和风”,以“灵丝缠羽”的至柔意象演绎“四两拨千斤”的劲力与智慧,“无力借风”更暗合哲学思辨——放弃对抗反而接通天地气机,揭示“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的武学文化密码。
尾联“桩中妙法通玄奥,悟得真功入净空”,点明主旨,强调桩中蕴含的玄妙之法,若能领悟,便能进入纯净空灵的境界。“妙法通玄奥”是将桩法升华为心法,成为破除执念的心灵修行。
全诗以“飞鸟难飞”的悖论式意象作结,在动静矛盾的悬置中叩击悟道之门,完成从“术”至“道”的诗意跨越。通篇意境深远,将大成拳鸟难飞桩的形神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在诗韵中感受拳桩的魅力与修行之道。字里行间流动着中国传统武学及哲学的智慧,于具象描写中见空灵,在劲道阐释中显禅意,堪称武道与诗心的契悟与灵通,是站桩意象诗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