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虹口是个博物馆” 体验“海派插花” 《上博讲坛·对话至宝》文脉润邻  博物致远 打破边界  创造未来
第7版:文体汇 2025-05-18

打破边界 创造未来

□ 徐佳和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上海文化遗产季同时启幕。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的博物馆日,正对应着这座城市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当前,上海正以每14.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密度,诠释着文化惠民与文明互鉴的深层内涵。古埃及文明大展的“现象级”流量,珠宝艺术展的跨界叙事,海昏侯带来汉代鼎盛时期的璀璨文化……上海的各类博物馆——从区级到国家级,如同一个交响乐团的不同声部,合奏出中华现代文明的回旋曲。

人们围绕在藏着纳米微雕成像技术的狮身人面像前不舍得离去,VR技术让观众“走进”三星堆考古现场,上历博镇馆之宝“物华号百子大礼轿”的构造过程在AR眼镜中浓缩,玻璃博物馆里脆弱的艺术在虚拟世界获得永生,航海博物馆里郑和宝船在虚拟浪涛中再度扬帆,复旦大学艺术馆里朱东润、王蘧常的风骨与当代先锋艺术跨越时空对话,“法老寻非遗”巡回活动以成都糖画、面人嫁接埃及文化元素……跨界混搭中,传统文化迸发出时代新貌。我们知道,真正的传承从来都不是固守不变,而是让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活态传承”。

最新的统计数据勾勒出来上海看展的人群画像:70%的外地观众愿为一场上海的特展驻足四日,消费超4000元。“为一个展奔赴一座城”的理念,日益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使上海成为全球文化爱好者的目的地。上海博物馆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见左图,记者 王凯 摄)堪称近年来全球文博界的标杆。这场展览以798件珍贵文物构建全景叙事,创下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总营收5.8亿元、带动城市消费超百亿元的纪录。其成功秘诀在于“以展营城”的策展理念:通过沉浸式体验项目如“消失的法老”VR探秘、黄浦江主题游船航线、“上博号”彩绘大飞机,将展览延伸至城市空间,形成“水陆空”联动的文旅场景。数据显示,每1元观展消费可带动30元城市综合消费,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一场大展就是一个“文化磁极”,使博物馆从文化场馆升级为城市流量引擎。

从“看展”到“玩展”,从“观物”到“体验”,上海的博物馆正以开放的姿态打破边界,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未来的博物馆既需要学术叙事,也要拥抱市场与科技,让文化在创新中永续生长。文明从不孤独,它会在对话中焕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