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嘉明摄
“这次来感受了一下基层青少年排球的水平,感觉还是不太够的。”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帮助队员走向高水平,但前提是他已熟练掌握排球的各项基本能力,不然很难打得好,我觉得这也是青少年排球需要努力的方向。”
实习记者 吴钧雷
11月17日,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精英训练营的选拔测试在复兴高级中学举行,联盟成立了专家组现场对中小学排球运动员进行专业指导与选拔。专家组中,还看到了复旦男排主教练刘挺的身影。11月12日,刘挺刚刚带领复旦男排取得2019-2020CUVA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南方赛区男子组的冠军。这次,他带着几位队员前来协助精英训练营的选拔工作,并亲自参与到测试环节中,仔细观察了上海现阶段青少年排球的现状。
可以看到,有近千名学生参与到精英训练营的选拔测试中,基数大成为上海市中小学排球的鲜明特征。但是在“对墙垫球”这一基础技能的测试中,刘挺观察到些许不足。“这次来感受了一下基层青少年排球的水平,感觉还是不太够的,”他说,“具体的问题还是在基本功上,有些孩子看得出基本功很扎实,但有些就相对较差。排球打得好,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点,也得到了复旦大学体教部主任、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秘书长马祖勤的认同。“今年精英训练营的初衷,就是要选拔好苗子,打排球的孩子越多,选到好苗子的概率就高。那么接下来如何通过训练营加强他们的排球基本功,是青训的核心所在。”他表示,建立排球精英训练营就是为排球运动员搭建青训平台,让他们有切实的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检验精英训练营的成果?马祖勤认为,如果这些运动员长大后能进入上海市高校重点培养,在大学赛场上展现风采,那时才是检验成果的时刻。“虽然复旦男排、女排近两年成绩都不错,但是队伍中上海学生的比例还不够,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培养出来的男女排小将能够得到复旦等高校的关注,并代表上海在全国舞台上发光、发热。”马祖勤说道。
而刘挺也表示,每年复旦大学招收排球特长生时,除了身高、身体素质等硬性条件,均衡的排球基本功也是很重要的指标。“在大学里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帮助队员走向高水平,但前提是他已熟练掌握排球的各项基本能力,不然很难打得好,我觉得这也是青少年排球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