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名宿就“上海足球定位和未来优劣势”等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本报记者陈嘉明摄
作为上海足球的名片、国产教练的代表,成耀东和朱炯都应邀参与了2019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民足球节闭幕式暨明星足球挑战赛,对于如何进一步营造沪上足球氛围、推广足球运动,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徐杨一凡
成耀东——
市民足球节意义深远推广足球重在提质量
“这是整个上海市民的足球节,你说这意义得有多大?”成耀东感慨道,这么些年来他明显感受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也日益增长,“足球本身就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运动项目,是世界第一大运动,也是深受老百姓喜欢的项目,所以市民足球节这个活动是有相当深远意义的。”
今年不是成耀东第一次亲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民足球节闭幕式暨明星足球挑战赛,在去年的活动中,他作为主教练带领一支由知名球星组成的队伍与市民们进行了一场精彩对决。这一回,成耀东作为嘉宾来到白洋淀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参加了活动,“我觉得今年的市民足球节比起前两年的有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不少趣味性很强又非常考验脚法的项目,比方说素人和明星球员合作完成的射门游戏的技术含量就很高。”在成耀东看来,本次活动中的足球明星挑战赛将以往市民队对抗明星队的形式升级成为两个阵营联合组队、并肩作战,是一项值得称道的改变,“把一些专业运动员融入到每支市民队伍中去,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创意。”
成耀东表示,他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沪上市民打造更多享受足球的平台,进一步将海派足球文化发扬光大,“当然,足球这个运动不是靠一天两天,靠一个两个活动就能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的,我们应该再深入下去一点,比如进入到社区和每个阶层,毕竟足球本身就是各行各业的所有人都能来参加的,因此我们的推广形式和方式还能更广泛一些。”
谈及目前上海的足球氛围,成耀东用了“越来越好”四个字评价,“如今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力度不可估量,广大球迷和市民朋友都能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最优质的足球相关信息,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了解职业足球的氛围、欣赏到这项目中最顶尖的内容,这无论对于他们自己参与足球,还是我们推广足球运动的意义是很大的。”
据成耀东介绍,足球运动在各年龄段市民中的普及还牵涉到诸如场地、裁判等一些更深层次的要求,同时比较正规的训练和技术也不可或缺,“想要市民和球迷参与进来,我们需要先提升内容质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足球的魅力。”
最后,成耀东还表示,在业余层面打造更科学、规范的足球赛事也有利于竞技足球的发展,“球迷朋友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能更清晰地读懂专业足球的一些基本诉求,从而更加理解职业球员在场上的表现。”
朱炯——
扩张足球人口需要双轨制
在明星挑战赛开始前,朱炯参与了今年活动的另一个重头戏,“上海足球闲话”球迷论坛。论坛上,有位家长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孩子踢球踢到了12岁却始终没有展现出太突出的天赋,要是再想继续踢下去,该去哪里踢?对此,朱炯表示了理解,“不是每个小孩都能成为职业球员,真正能踢到最后的属于凤毛麟角。如果想要深入发展足球文化,吸引更多人从事足球运动,需要有更多类似市民足球节这样的舞台。”用朱炯的话来说,“这样的活动是不嫌多的。”
对于如今上海小囡踢球的环境,朱炯有着深刻的体会,“现在的整体环境遇到了一个瓶颈。在小学阶段,踢球的小孩其实很多的,但一到面临升学的时候,大多数家长就不愿意小孩去踢球了,过重的学业压力就影响了他们踢球的时间和热情。”朱炯承认,想要改变家长们“从事太多体育运动会影响孩子学习”的观念是最难的事情,“所以最重要的,是希望踢球的孩子的学习能得到保证,同时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出路,比如到了年龄没能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的孩子还能进大学踢大学联赛或是企业联赛,那么就相当于有了双轨制的发展模式,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家长愿意小孩去踢球。”
在朱炯看来,市民足球节给广大球迷和市民提供了一个重在参与、无关胜负的舞台,让普通人也能在具有专业保障的平台上施展拳脚,而未来,他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展开,遍及各种不同的类型和级别的比赛,“只有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这些比赛,才可能打造更好的足球文化,带动上海的业余足球氛围走向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