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排球教师第五期培训班圆满结束
为提升和发展上海市各学校体育教师排球教学水平,扩大排球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快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2019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排球教师第五期培训班于上周末在复旦大学排球馆进行。校园排球联盟聘请相关专家与教授,为沪上校园排球教师带来生动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将先进的排球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传输到上海校园的各个角落。 专题撰稿 实习记者 吴钧雷
专家授课 专业指导
首要目标:提升教学水平
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成立五年以来,始终围绕着推广排球运动、培养优秀苗子、弘扬排球文化展开工作。如今,随着排球运动在沪上各所大学、中学、小学的不断普及,已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打排球,并积极参与到联盟各项排球赛事以及精英训练营等活动中来。正基于此,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壮大势在必行。
据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朱寅申介绍,举行本次教学培训班旨在教授大家统一的、规范的排球技术动作和优质、先进的排球教学方法,冀望促进沪上校园排球的发展。“如今校园里的排球教师虽然都是学排球出身,但还是存在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要努力改变这个局面,以提升排球教学水平为首要目标。”朱寅申说道,“同时,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把他们聚集起来进行培训,传递给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样他们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更有效、更规范的排球教学。”
为此,联盟组成了专家培训团,特别聘请在排球教学上具备丰富经验的博士与教授前来授课,将前沿、规范的排球教学理念进行进一步传播。在课程设置上,联盟采取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的方式,增强课程培训的多样性与层次感。在实践课上,专家们运用先进的教辅器材与教学游戏,对排球基础技能进行统一规范;而在理论课上,除了排球基本技术与战术的理论教学,专家还引进了最为先进和前沿的教学方法,例如领会式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法等,让教师们当场讨论并设计教学流程,共同探讨符合实际的高效教学方式。
两天的培训令许多教师都感到受益匪浅。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的管永磊老师是参加培训的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他笑着说:“来参加就是想多多学习,这个跟年纪无关。时代在变,相关技术也在发展,不学习就跟不上了。”
据朱寅申透露,新的一期教师培训会在明年3、4月进行,进一步帮助排球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从而促进上海校园排球水平不断提高。
前沿理念 先进课程
推动排球教学回归原点
纵观专家培训的主要内容,除了基础的排球技术与战术的教学外,前沿的排球教学理念与先进课程的教授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上周六上午,专家成员之一、上海体育学院排球教研室主任项贤林在理论课上分享了领会式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法,令培训班的学员们眼前一亮。
何为领会式教学法?其核心概念是通过修正、简化规则,进行游戏或比赛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个人思考或团体讨论来理解游戏或比赛规则,进一步思索自身所欠缺的运动技能和需要运用的战略战术。项贤林表示,排球教学的核心应该回归原点,即以游戏为中心来设计教学环节。“游戏是比赛的原点,比赛不过是制定了统一规则的成熟游戏。”他说道,“学生最喜欢的便是游戏,而经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可以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愉悦的竞争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在培训中,项贤林专门把学员们分成六个小组,每个组根据不同的排球教学内容设计出三个合理的、可实施的游戏项目,最终汇总至一起进行分享交流。项贤林表示:“我希望学员们在培训中能够集中所有的智慧,去设计符合课堂情境并具备教学效果的游戏。”他还特地嘱咐所有学员,回到各自学校后可根据已有的游戏构建进行试验。“理论和实践一定是脱节的,一定要试验、总结,再试验、再总结,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排球教学理念的革新也势在必行,过去的一些主流教学方法可能对现今的学生并不适用。“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以技术为导入,这个其实是有缺陷的,很容易与实际的比赛脱节。”项贤林说道,“所以我觉得以游戏、以比赛为导入进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们想要传输给学员们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