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本月底出台“限薪”成最大争议点 国足高射炮 明年3月试水
第A03版:聚焦 2019-12-20
职业联盟和新政出台被上级叫停——

本月底出台“限薪”成最大争议点

赵睿

中国足协2020赛季新政出台的时间比此前预期的时间晚,截止到目前,尚无明确的说法。据悉,造成这种延后出台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被上级叫停;二是新政中的限薪条款确实存在很大争议。

特约记者 赵睿

刚刚结束的东亚杯,中国男足选拔队与日、韩二流甚至三流球员组成的队伍同场竞技,差距触目惊心,外界有调侃称“看中国球员踢球全是电影里的慢动作。”

然而,中国足球职业球员的薪酬却高得令人不可思议。笔者曾于201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东亚杯时采访过J联赛的专家,据介绍,日本职业一线球员的年薪是其社会平均薪酬水平的八到10倍,当时日本东京地区的社会平均薪酬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也就是说,日本一线球员的年收入大约是人民币两三百万元,顶尖球员可能会高一些。回过头再来看看中超,当时中超球队的平均薪酬恐怕是当地平均工资的几十倍,年收入超千万元、几千万元的球员大概也不少。

中国足协之前的征求意见里,中超本土球员税前1000万元;中甲本土球员税前600万元;中乙球员税前300万元;U21本土球员税前不超过100万元,应当说初衷是好的,但是忽略科学分析做支撑。以税前1000万元来说,球员拿到手是550万元,这个数字在北上广是什么水准?符合国情吗?再以中乙为例,大部分球员年收入不过三四十万,有的俱乐部甚至更少,出台一个税前300万元上限,是帮助俱乐部减负,还是增加了俱乐部的支出?对于那些豪门俱乐部来说,送别墅、给豪车、解决户口、给球员媳妇和丈母娘办美容健身卡等等算不算税前1000万元之内?又该如何定性和监管?

还有很重要一点,中国足协已经下决心推出职业大联盟,足协主席陈戌源多次表示,2020职业联赛交由大联盟打理。那么像限薪这样的事情,由中国足协来牵头搞是否越俎代庖?由中国足协或上级部门提出一个大方向,具体细节由大联盟内部自己商定的问题,共建共治共享,可能更符合规律和减少阻力。当然,如果时间不允许,把脚步放慢也是不错的选择,否则,把事情搞成“拉抽屉”那就没意思了。职业大联盟和2020赛季新政都延缓出台,说明中国足球治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其中还不乏足球圈之外利益博弈的情况存在。

延后出台不代表工作停滞,据悉,中国足协正在紧锣密鼓谋划下赛季的各项工作,明年1月份球员转会窗口打开之前,职业大联盟和新政的“靴子”会落地。根据经验判断,“靴子”不会人人合脚,可以理解。除此之外,一些备受争议的新政,比如已经被讨论的“中乙30岁及30岁以上球员限制出场”的方案很可能被放弃,但有关归化球员注册及出场限制规定的细则更加迫在眉睫,但等归化政策真正出台后,也大概率会充满争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