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益唯
U23中国队(国奥队)在奥运会预选赛上三战一球未进,一分未得,创下了队史新低。四年前的1993年龄段国奥队冲击里约奥运会过程中,虽然最后也是以三连败告终,但好歹三场比赛还踢进了四个球。
国奥为何堕落到进一个球都这么难了?只能说,这支国奥队的教练和领导都换得太勤,太折腾。
过去的32个月内,这支球队竟然平均不到一年就要更换一位带队的教练。
球队的执行教练郝伟在球队输给韩国国奥队后说,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训练,他们可以做得更好。郝伟接队的时间不到四个月,总不能指望一个教练用这点时间去解决一个奥运周期所有棘手的问题吧?
除了教练,这支国奥队的领导也换得太勤。2018年9月,原国脚肇俊哲顶着中国足协起用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光环,出任中国足协国管部部长。
没想到,仅一年之后,肇部长就悄然辞职。随着肇俊哲的辞职,这届国奥队的领导换成了原国足主帅高洪波。国奥的主管部门也从国管部变成了“中国U 22国家队男子足球备战工作领导小组”。
其实,肇俊哲本来是有希望接任希丁克的,毕竟他比较熟悉球队。但是,因为对于到底是国奥队的“执行教练”还是“主教练”的称谓上,肇俊哲与高洪波之间意见不合,所以,才有了后来肇俊哲辞职离开足协。
国奥最后找来的执行教练郝伟,虽然也是很有竞争力的本土教练,但是他取代肇俊哲,显然只是无奈之举。事实证明,只给郝伟仅仅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去组织、准备这么重要的比赛,的确有些勉为其难。
如果当时是肇俊哲来带这支球队,国奥进一个球还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作为这支球队的懂业务的原主管领导,肇俊哲更加熟悉球员的情况,至少应该可以避免因为张玉宁受伤,国奥没有中锋可用的尴尬。
长期以来,中国足协对于国字号球队到底需要怎样的领导,国字号球队到底需要怎样的教练,有两个不清楚:选拔过程不清楚,选拔标准不清楚。“两个不清楚”导致了找不对领导,也找不到合适的教练。结果,只能不断折腾,费力不讨好,沦落到现在进个球都难。
就在国奥队三连败之际,有媒体报道,巴萨下个月将在日本高中生球员西川润年满18周岁后,签下这位在U 17世界杯上表现抢眼的未来之星。
日本足球有一个百年足球计划,而我们的足协,却在不断换领导,换教练的折腾中耗费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