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隔离期满,申花或将下月集结 宿舍训练场两点一线 申花上体女足高标准“复工”
第A08版:申花 2020-03-30

宿舍训练场两点一线 申花上体女足高标准“复工”

龚哲汇

本报记者 龚哲汇

上周四下午训练前,上海下了一场大雨,申花上体女足因此将训练改在室内。可就在开练前半小时,天气又突然转好,好像刚才一切没有发生过,领队随即取消了健身房的预约,在微信群里通知“训练照常”。

就像变化多端的天气,申花上体女足从冬训到今天,“变”已经是球队现在的常态。“如果没有疫情,我们在海埂的春训早就结束了,全国成年女足锦标赛也开打了。现在很多计划没办法落实,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可能做好充足准备。”主教练叶志竞说道。

冷清校园火热训练场

大雨之后的学校又冷清了几分,因为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学生没能如期开学,3月本是熙熙攘攘的校园,如今行人寥落,“现在有一些别的队伍回来了。此前一段时间,只有我们女足在训练,”全队三十多人行走在校园内,就是这里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感觉人还没有学校的猫多。”一位队员说道,说完用手机给路边的野猫拍了张照,这样的小惊喜足以丰富她们的训练时光。

下午3点钟训练,队员们戴着口罩,提前10分钟到宿舍楼门口集合,随后在值班教练的带领下前往学校的训练场。两地相距不过300米,穿过恒仁路便到了学校西门。每天的这段路程,是她们在学校和宿舍之外的唯一时光。“进学校就是训练,训练完就回宿舍,进行封闭管理。”按照规定,队员们不得离开宿舍园区,不得出入其他的公共场所,“如果一个人出问题了,那么全队也逃不掉,特殊时期,这也是大家的义务。”

因为是最先开始训练的球队,宿舍和学校两边的保安早已熟知她们的身份。训练前,学校保安依次为她们测量体温,随后将数值记录在案。教练员则在边上看着,确保全队一切正常后,再分配记录数据的仪器。

队员分三批回归球队

封闭式管理,一周训练六天,有时还要切换到一天两练的训练节奏,与还在家等开学的同学相比,申花上体女足队员的生活着实不易,而在此之前14天的隔离生活更是堪称严格。

“球队分了三批回来,每批相差一周。”叶志竞介绍道,“第一批是上海本地的队员,大约为球队人数一半。第二批则来自疫情不太严重的地区,最后一批则是广州、河南等地,当时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的队员回归,她们的家人也比较担心,我们也考虑到可能在回来的途中有一定风险,因此制定了这个特别的计划。”

学生球员还要上网课

不仅是队员,从外地回沪的教练和工作人员也进行了相关隔离,身处同一楼层,彼此之间无法见面。每天有专人将食物放在房间门口,房间内的她们需要完成教练布置的个人训练任务,还因为学生的身份,需要上网课完成作业,除此之外就是和家人或好友视频,以此缓解独身一人产生的压力。

“几天前,还有几个队员在场地里打起了太极拳,后来和我说这是网课作业。”虽然学校处于封闭状态,但网课已经陆续开始。在每趟训练课后,教练组还会询问队员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若有人遗漏,还会遭到已经读上研究生的队友的语言敲打。

队医只能远程给建议

本地球员先解除了隔离,随后返回宿舍进入封闭管理的节奏。因为队伍人员一时间不齐整,球队无法进行技战术和高强度的训练。“训练以恢复性为主,教练组需要看看她们一个假期后的身体状态。”春节期间,教练组受到线上直播上课的启发,决定通过视频的方式来指导球员训练。球队分成四组,每个教练带一组进行训练。一个多月的线上训练,球员保持着全勤的节奏,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结构。“队员很自律,身体情况比我们预期中的好,这样现在恢复训练也可以有所减少。”

球队近期以技战术配合、攻防训练和小组对抗为主,对抗赛结束后,球队还加练了头球项目。换好装备打扫完球场,大家重新集结返回宿舍,有人绑上了冰袋缓解肌肉疲劳。因为队医不能进学生宿舍,近一个月的时间,训练后的理疗无法正常进行,“只能等疫情好转了,这段时间大家克服一下,我也给她们一些建议,让她们互相帮助恢复。”队医说道。

“非典”过来人给队员解压

球队昨天放假,几名队员相约在宿舍的乒乓球场切磋球技,类似的“小团建”也是教练组特别支持的活动。训练时教练们会观察队员的精神状态,但凡发现异常情况,训练后他们会以聊天的方式,了解队员的心理诉求。“球员压力大我们最清楚不过,这段时间的生活,只有球队间的相互陪伴。疫情是困难也是机遇,现在是球队融合的最好的时候。”

时间回溯到17年前,2013年“非典”时,申花上体女足的教练组和今天的队员们正是差不多的年纪。同样是经历联赛停摆和封闭生活,教练们在面对今天的疫情时,能深切体会队员们的心理活动。训练之余,教练们也会向队员们提起陈年往事。

“当时我也不在上海踢球,所以特别能理解现在这些非本地球员的心情。”2003年,主教练叶志竞效力于天津汇森女子足球队,征战全国女足联赛赛事。“非典”爆发使联赛停摆,球队只能全部迁入一个大院进行训练。“吃住训练都在大院里,封闭生活封闭训练。”每每训练之后,叶志竞一定会与家人通个电话,了解上海家人的情况,这也是队员们仅限的“娱乐活动”。封闭的时间久了,难免产生精神压力,每周队员最期盼的就是“采购日”,她们提前写好购物清单,再由球队总经理外出采购运回大院。

相较于主教练,两位女足助教李伟一和朱建敏的境遇则好得多,“非典”时期他们正在上海。李伟一效力于中乙球队上海天娜足球俱乐部,因为疫情来袭,球队只能在闵行西南体育场封闭集训。“很多事情记不太清了,当时也年轻,没太担心过,对疫情的认识不像现在深入。”身份从球员转变为教练之后,李伟一特别注意队员们的个人情况,“身为教练员,既要考虑到每天的训练情况,也要保护好全队的身体健康。”

“我记得联赛打了几轮,然后就停了。”2003年,21岁的朱建敏效力于上海申花。联赛停摆,球队只能在康桥基地进行训练,“为了安全起见,也是全队住在基地里。外援也在疫情少许缓解后,才开始走训。”当时,外援托马斯还会在家中做好手工蛋糕,送到基地来与队员们分享,这也是闭期间为数不多的“加餐”。

抗击“非典”期间,申花在康桥基地与中远进行了一场慈善赛,朱建敏担任了当时的首发门将,“踢到一半下了场雨,比赛也不得不终止了,就像疫情打乱了当时的联赛一样。”赛前,他随申花队曾进行过队内捐款,善款由时任主教练吴金贵投入捐款箱中。当时的一个小插曲令所有人影响深刻:由于信封太过饱胀,几乎卡在捐款箱的入口处。吴金贵却说:“捐钱事小,疫情事大,没有安全的公共卫生环境,职业足球不可能平稳发展。”如今朱建敏角色转换,也更能理解当时主教练的一番话。

推进引援,原国脚加盟

并非所有队员都是从学生宿舍出发前往学校的。

新赛季,申花上体女足将征战女甲联赛,以上赛季球队的实力,要想在女甲稳住脚跟,队员们最缺少的是职业联赛的场上经验。因此,在这个冬天,申花也积极推动引援工作,在各个位置上引进了共计四名球员助阵。尤其是在前场位置,球队更是引进了原女足国脚增强进攻实力。

关于选人方面,教练组不仅对各球员的技术特点进行考量,并且特别注重球员的精神品质。对于这些新援而言,如今一同训练的新队友,不过是刚刚踏进职业足球战场的新兵,两者实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新援如何融入到球队中,并且带动原有队员,更是一门学问。

目前,申花上体女足已经能排出两套完整的阵容进行比赛,教练组在相同位置上的人员选择也变得丰富起来。而在职业球员加盟球队后,原先的队员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队员还是要强的,看得出想竞争一下主力位置。”新援的加入,也加快了球队向职业化转变的速度。

和男足球队一样,迟迟未公布的女足赛程,也让申花上体女足教练组难以进一步展开训练计划,“目前只能维持现状,等待具体通知。”随着三批球员陆续解禁,球队的训练计划也从体能恢复慢慢转变为小组训练,但训练暂时不敢上大强度,“担心队员状态起来了,但依旧没比赛,状态又掉回去。”

目前来看,中国足球联赛最早重启时间也要到5月下旬,这也意味着部分队员的比赛时间可能会缩短。

由于申花上体女足是一支以学生为主体搭建的球队,队员毕业后将面临继续踢球还是另寻出路的选择题。今年是球队迎来的第一个毕业季,具体方法还需要教练组、俱乐部和校方的讨论,“好在俱乐部和学校都非常支持,前些天相关领导都亲自来到训练场观看训练。球员也明白成为职业球员意味着什么,我们教练组会做好充分的预案,到时候灵活解决问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