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上海积极推动武术走向国际 政、银携手焕发勃勃“申机”
第A15版:上海体育 2020-03-30
“近代武术之源”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上海积极推动武术走向国际

近日,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文件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任务分工》整体部署和要求,总局武术中心制定了《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推动武术普及推广。作为“近代武术之源”的上海,同样也在积极筹备,响应《方案》推动武术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国际舞台。

据了解,《方案》将对标奥运,推进竞赛赛制改革;突出健康功能,构建社会武术新格局;发展武术产业,丰富武术产品供给;注重文化传承,做好正面宣传引导,作为具体实施的基本思路。

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党委书记陈恩堂表示,武术中心在《方案》中围绕新时代武术发展的定位和思路,科学制定了年度目标(2020年)、近期目标(2021-2025年)、中 期 目 标(2025-2035年)和长期目标(2035-2050年)等不同时期武术发展目标和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2035年间要完成“武术申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争取进入2036年奥运会”这一工作目标。坚定申奥是目标、健康是主题、传承是责任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充分发挥武术项目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发扬海派之源优势推动全民参与武术

“上海的武术历史应该是非常源远流长的,近代来说,从霍元甲和精武体操会开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家大师,也孕育了一批著名的运动员。”在上海武术院(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负责人范本浩看来,作为“近代武术之源”的上海,本就和武术有着不解的缘分。上海与武术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的“精武体操会”,这也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前身。“我们希望能发挥更多武术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的作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除了良好的武术氛围基础之外,上海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武术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2016年,上海武术院与东方体育日报社联合创办了“市民武术节”,通过打造面向市民武术爱好者的功夫“群英会”,吸引更多武术爱好者走出家门,以武会友。在开幕式上,更是有来自上海全市的3000余名武术爱好者齐聚黄浦江畔,在亲水平台上绘就了一幅“千人习武”的壮观景象。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市民运动会中,市民武术节还将继续发挥武术品牌赛事效应,打造市民接触武术运动的平台。

未来,上海武术院还将通过打造品牌赛事、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推广中华武术文化传承等多元化举措,助力武术走入千家万户。

推广从娃娃抓起武术文化是关键

在《方案》中,总局武术中心还首次提到要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以多元化手段促进武术后备人才培养。

目前,上海作为全国体育发展的“排头兵“,青少年体育工作一直是申城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积累,上海不仅兴起了不少武术类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同时也有不少学校将武术这项传统体育项目引进校园,以体育特色课程的形式助力青少年了解武术文化。

“虽然现在不少的家长改变了观念,乐于将孩子送来学习武术,但同时武术仍然还是受到不少市民的误解,他们担心孩子学习武术会不会打架,是不是花拳绣腿?”作为上海一家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刚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负责人信亚威表示,武术文化宣传推广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其实武术的‘武’字,是一个简单的组合字,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代表了武术止戈为武的理念。”武术并不仅是一种搏击手段、体育技能,更深层次的则是中华传统的价值观,一种劝人向善的正能量。

在刚锋的日常教学中,除了武术技能的学习外,同样包含了武术的起源、发展,什么是武术等概念性的课程。信亚威相信,只要有更多青少年深入地了解武术、学习武术,武术一定能走进人们的生活,走上国际的舞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