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邱盛炯人生能有几回博
第A05版:中乙 2020-06-03

邱盛炯人生能有几回博

刘闻超

昨天下午1点刚过,邱盛炯一身短打出现在嘉定博击长空俱乐部门口,准备参加2点半开始的训练。一天之前,他刚刚完成与这支中乙新军的签约,新赛季将以球员身份继续征战职业足坛。这个半年前正在考虑退役的人,之所以选择再出发,原因有两个:新东家的稳定环境,以及两位“85后”发小的情义。

有些人就是这样,乍看之下似乎不那么耀眼,可回头数数却会发现,原来已经收获过多项成就。为申花效力的15个赛季里,他当过主力、征战过奥运、收获了荣誉和认可,不说有多么辉煌,但绝对称得上丰富充实。现在,35岁的他要在新平台上贡献自己的一份余热。

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刘闻超

这是邱盛炯来到球队的第三个星期,前两周里,他已经代表博击队出战过热身赛,就在上周,他们刚刚5比1轻取上港预备队,比赛中“大牛”奉献了不少精彩扑救。从准备退役,到重新“上岗”,对于一年前刚刚遭遇过欠薪问题的邱盛炯而言,下定这样的决心也并不容易。

“去年球队(广东华南虎)解散了,加上现在球市也一般,所以内心上来说,我基本上做好了退役的准备。其实这样的想法,在我离开申花之后有一些,不过后来中甲华南虎那边相熟的教练打电话来请我过去,当时想着去帮帮忙,谁知道后来碰到这样的事情(欠薪)。”邱盛炯说。遭遇欠薪的不止邱盛炯一人,华南虎阵中的队员们后来甚至还成立了一个“讨薪群”,稍显欣慰的一点是,事情有望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一些转机,当然相较于实际欠薪数目而言,队员们真正能够得到的补偿或许只是“象征意义”。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邱盛炯过了小半年的“准退役”生活,直到毛剑卿的一通电话,“他让我过去看一看,因为他觉得我还是可以继续踢的,不管怎么说,都希望我能试试再做决定。”在邱盛炯的印象里,自己征战过的中甲联赛尚且有上述这些混乱的情况,一支中乙新军真的能够很稳定吗?带着这样的疑惑,他来到了嘉定,“说实话,这里的情况是出乎我意料的,包括训练场地、球队基地、俱乐部办公室,还有球场等,许多硬软件的条件甚至要超过之前我效力的中甲球队,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这家俱乐部已经坚持了11年,这对于一家私人老板投资的俱乐部来说非常不容易。”

说来也巧,在邱盛炯之前,现在博击俱乐部的总经理王洪亮也曾在深圳遭遇过严重的欠薪问题,因此当邱盛炯在实地看过博击的一切之后,他小心翼翼地打听了另一个问题:“这里工资准时发吗?”答案更令他放心。“他们告诉我,这11年里,俱乐部上下方方面面工作人员没有被欠过一分钱,每个月都是准时到账,要连续11年做到这样很难得,所以综合各方面来看,这里给我的感觉都相当好。加上洪亮、小毛也都在这里,球队中又有不少上海人,整体氛围也融洽,所以我也就决定来到这里。”邱盛炯说。

从中超到中甲,现在来到中乙,邱盛炯考虑更多的,还是一份稳定,过去各种大场面他也算经历了不少,现在早已不是为了高出一点的工资就不顾一切往外跑的年纪,更何况家里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他也想有更多时间放在家人身上,“我是上海人,经历了一年并不顺利的外地生涯后,如果再来一次反而得不偿失,这种情况下,我肯定希望能够留在上海。博击作为一支中乙新军,同时也是申花、上港之外的第三支征战职业联赛的上海球队,这是一种不同的模式,真正成为这里的一员后,对于未来的时光,我感觉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因为俱乐部有着清晰的目标。”

欧洲门将的技巧没人教过我们

邱盛炯口中“清晰的目标”,指的是博击俱乐部的青训战略,按照俱乐部投资人陆建军的设想,在球队拥有职业联赛的平台后,目前正在成长中的小球员们未来将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在这一过程中,像邱盛炯这样的老将加盟,有助于充实目前一线队的比赛经验。

“国内门将训练方式太落后”

踢球踢到这个份上,邱盛炯的心态早就变得宠辱不惊了,一如当时他离开申花时的状态,纵有不舍,但更多是理解。“要接受这样的现实,不可能每个人都像布冯一样,能够在一支球队踢到40岁,国内外许多俱乐部的老将,最终也还是要离开球队的。每个人的命运,和所处的位置都是不同的,应该说,我整个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稳定的,这么多年在申花打过主力、做过替补,这些都是足球层面正常的情况,唯一的例外就是去年而已。”邱盛炯说。对于申花,“大牛”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其实就已经足够。

话到一半,好兄弟王洪亮正好进来了,曾经一起在申花出道,转眼间都已经到了要各自转型的时候,有时候,他们加上毛剑卿一起,三个人也会聊起一些过去的往事,“洪亮那个时候世青赛结束回来后就直接上一线队踢比赛了,我奥运会回来只有22岁,你说如果当时有U23政策的话,我们是不是会更加出色?”“大牛”半开玩笑地问向正在电脑前办公的王洪亮,后者回道:“那肯定,即便要上三个,我们也还是足够的,能用的人多啊……”

那么现在呢?话题从邱盛炯自己,回到了眼下国内守门员位置的储备,外界通常都觉得,中国国家队中,最不需要担心的环节就是门将,可是“大牛”却提出了一个可能许多人都不见得能答上来的问题,“门将位置储备丰富一些是因为没有外援,但是从整体水平上来看,和国外顶级还是差距明显的,包括训练方法、身体素质等方面。就目前来说,颜骏凌确实非常职业,所以他现在是国门,但是他之后呢?大雷32岁了,刘殿座也30岁了,颜骏凌1991年也即将到了而立之年,世界杯四年一个周期,在他们这批人之后,还有没有人能够顶上来?答案是“几乎没有”,现在中超球队主力门将的位置基本都是30多岁……”说到这里,他自己也陷入了一段时间沉思。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门将这个位置也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邱盛炯觉得原因有两点:基本功的练习,以及训练方法的滞后。“别的位置不说,守门员位置上,我们当时还有张鹭、关震以及后来曾诚等,每一个基本功都扎实,可选拔的人也够多,以前是争着要进入一队踢上比赛,现在则是你稍微好一点就有机会被选上,因为确实没什么人了。”

“想出国学习现代门将踢法”

效力申花时,“大牛”一直有个习惯,每到周末欧洲联赛比赛日后,他就会自己在网上搜索当轮联赛的“十大扑救”,不过和大多人认为的不同,他更多是源自欣赏。“我也想学,看着德赫亚、诺伊尔、特尔施特根这些门将的那些集锦,我承认他们真的非常出色,但是他们的许多扑救技巧和动作,我根本做不出来,因为我都没学过,也没有人教过我。这些东西,只有出去看了、学了才知道,而我们更多时候还停留在原有的训练方法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进步。”邱盛炯说,自己在申花年轻门将、曾经留洋西班牙的陈钊身上看到过一些欧洲门将的影子,但是因为比赛经验和训练经验的关系,这些技巧并没有被真正运用成熟,“一些封堵的时机和技巧选择上,还是需要更多的训练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说到专业话题时,邱盛炯来了兴致,甚至他会从座位上蹦起来演示一番德赫亚用脚扑救的动作,“这些动作,我们确实不会,以前人们常说,你是个守门员怎么用脚,要用手啊!但是现在呢,德赫亚他们脚上的功夫大家也都看到了,其实不管你用什么动作,阻止对手进球就是第一位的。现代足球,射门的球速越来越快,很多球给不到你足够的时间倒地去扑,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脚,哪怕你看着不协调,但球没进那就是好方法,反之即便你鱼跃扑救再漂亮,球都入网了还是没用。”

说起这些,邱盛炯不禁想到当年和王洪亮们一起跟随申花前往海外拉练的例子,“那个时候我就在观察,欧洲门将的一些出球方式,当时也觉得大开眼界,门将还能这样踢球?到了现在,对于一个优秀门将来说,脚上不会踢球是没有办法立足的,后卫不敢传球给你,甚至你连大脚都开不好,这些都是我们要直视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邱盛炯期待着自己未来转型后,也能通过自身努力,真正去改变一些东西,“有机会,我也想出去看看,学习一下,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三个月或者半年时间,是没有办法吸收的。当然,等到那个时候,说不定欧洲高水平足球国家,又发明了什么新动作了。”

说到学习交流,邱盛炯倒也不缺机会,博击俱乐部聘请的西班牙籍青训守门员总监,来自于著名的阿斯拜尔学院,未来共事期间“大牛”有望近距离感受门将位置顶尖技术理念的熏陶。

金元足球容易“消耗”热情

下午2点刚过,邱盛炯准备换上队服参加训练,昨天的上海气温不低,光是站在场边就容易汗流浃背,更不用说去场上踢球了。不过,这些所谓的“苦”,邱盛炯很小就吃够了,并且对他而言,早就算不了什么。

“很多东西都是练出来的,我们小时候一起备战全运会就是这样,住在东方绿舟最靠里的宿舍楼,每天去餐厅吃个饭来回走路就要45分钟,夏天晚上去吃个饭就是一身汗,冬天则是怎么穿都觉得冷。”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过程,邱盛炯都挺过来了,对足球梦想的追求之余,他从小也就懂得,要为家庭出一份力,“我、小毛,洪亮,我们几个家境都不算特别好的,踢球也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所以只有靠自己。”那个年代的足球圈虽然淳朴,却也少不了一些“人情世故”的往来,“后来我妈妈也很清楚地和我说,家里的情况不具备‘通关系’的条件,当然她也相信我是金子总能发光的。”

正因为有过年少时的这些经历,邱盛炯更加明白得来一切的不易,小到一场比赛的出场机会,大到自己整个职业生涯。也正是因为学球时期的刻苦锻炼,才有了日后站上奥运会舞台时的那份从容,“现在要我回想起来的话,当时我还真的一点都不紧张,我只记得我挺兴奋的,兴奋到整个人感觉都在发烫。你想想,奥运会的舞台,我们主场作战,我还清楚地记得,沈阳奥体涌进了近六万名观众看我们踢球。一开始和新西兰,我感觉我们是可以和对手拼一拼的,不过后来像比利时、巴西这些球队,确实差距比较明显。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我足球路上宝贵的财富。”现在回头再看,当时的比利时和巴西阵中拥有过的球员,孔帕尼、费莱尼、登贝莱、迭戈、罗纳尔迪尼奥、帕托、马塞洛等。对中国足球而言,那样的奥运征战经历,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一样,值得铭记。

“我还记得,拜塞克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你上了球场觉得紧张,那就说明你平时练得太少。我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真的比赛踢起来,C罗、梅西会紧张吗?莫雷诺、胡尔克他们会紧张吗?不会的,相反他们更多是兴奋,不是吗?我们小时候相反还是很单纯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诱惑不像现在这么大,每天公交车坐坐去训练,每个星期一顿小肥羊就很开心了,不像现在的年轻球员,一旦签约就是几百万元,确实容易失去一些动力和热情,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如果不是要赶着去训练,这个下午的邱盛炯,不知会衍生出多少感受,这些是他职业生涯的所见所闻,也是他如今作为一名老将对于中国足球现状的感观。当然,话说回来,他依旧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多远大的目标不去说,至少他希望能够在这个稳定的平台和环境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踢球,我是幸运的,当然我觉得也是不易的。天赋上来说,我不像毛剑卿那么出挑,但是以我的身形能够踢到现在,也是通过自身努力才可以。既然现在俱乐部和投资人欣赏我,愿意给我延续职业生涯的机会,我肯定希望去好好珍惜,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未来俱乐部的一些小球员,拿出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所有一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