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
副总编辑体坛网总编辑
马德兴
前一段时间,围绕着以中超为首的国内三级职业联赛即将重启的消息不断,但最终都被证明为仅仅只是外界的一厢情愿。迄今为止,关于“中超联赛重启”的话题已经趋于平缓。而作为主管部门,中国足协至少截至6月1日,也还没有正式提交复赛的书面报告。所以,至少从目前来看,所谓的“6月底、7月初”重启将没有可能变成现实。
关于中超重启的问题,笔者之前曾多次涉及过,即由于足球在中国国内的社会地位还是相对较低的,各界对足球这项运动的认知依然还仅仅停留于“只是一个竞技项目”这个层面上,根本就不会从“足球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个角度去考虑。因而,当前疫情下的中国需要全方位复苏,但不会借助于足球与体育的力量。也正因为此,“复赛”现阶段属于“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太复杂”的情况。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前一阶段外界炒作很热闹,但其实并无实质性进展,因为在有关方面看来,永远有比足球复赛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既然如此,我们恐怕也就没有必要再纠缠或拘泥于何时开赛的问题了。比赛打不了,索性就多考虑一下更为现实的问题。譬如说,疫情之后如何更加健康地发展我们的职业联赛?本来,我们的职业联赛发展就遇到了不少问题,疫情的冲击更加剧了形势的严峻。在中国足协之前所公布的三级职业联赛准入俱乐部名单中,最底层的中乙就只剩下了21家。统计显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这次公布名单,先后有16家职业俱乐部消失。如何让这种情况待疫情之后不再发生?这其实远比这个赛季的中超联赛何时重启更有意义、更为重要。
就像之前所提及过的,过去,我们总是疲于应付,一个赛季结束之后马上就展开第二个赛季的准备,不管是主办者还是俱乐部自身,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一些问题,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而且,现在的足球特别是2009年“反赌扫黑”之后的中国足球,与之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实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而且,这过去的10年中,中国足协的管理层基本是每两年更迭一次,各种政策、举措也是不停地在变,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职业联赛在热情过后也趋于平缓,不管是所谓的豪门与大老板,抑或是中小企业主,都越发感觉中国足球“玩不下去”了。趁着这几年形势看上去不错,借助足球挣大钱的也都挣了,可以发财的也都发了财,但被拖欠薪水、生存艰难者依然不少。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局面?而在“反赌扫黑”后的10年里,中国足球并未像大家都希望的那样,而是堆积的各种问题与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既如此,暂时不重启也就不重启吧。各方与其等待,索性倒不如蓄势待发,潜下心来好好想清楚一些问题。等真正“重启”之后,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