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警惕!猝死发病前的征兆 专家:科学恢复避免过量 三个月四起球友猝死引发关注 富力青训队医及时出手相救
第A05版:聚焦 2020-06-17

专家:科学恢复避免过量

章丽倩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对普通人来说,体育运动既是为了身心愉悦,也是为了健康。针对近期发生的普通人在过量运动后的猝死悲剧,专家呼吁,在经历疫情后的恢复阶段,大家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过量运动,并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在谈到如何恢复时,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得明白,这段恢复的过程不是短跑冲刺,而会是一段长跑。你必须得调整心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副会长、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欣表示,运动水平、身体素质、之前一段疫情期间的健身条件和锻炼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运动恢复速度,但总体来说,真实的恢复时长会比绝大部分人所预期的更久。

此番受疫情影响,上海体育场所的停业时间长达两个月甚至更久。在刘欣看来,虽然大家居家健身的效果会有高低之别,但对相当一部分的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他们的运动水平可能已被逼回到了需要从零再开始的地步。而且,越是达人级水平的爱好者,他们身上的退化情况可能就越明显,而耐力的下降速度又会明显快于力量。“耐力训练停一周,身体就会有感觉,而力量训练的话,可能要停四周后,你才会明显感知到不同。这次因疫情停摆的时间,明显更长,所以影响也会更大。”

过度锻炼后会有哪些征兆呢?胃口变小,睡眠变差,身体有明显强于平时的酸痛感,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觉得累……这些都算,而如高强度运动后的猝死,则属极端情况。

对普通市民来说,除了从上述征兆去感知自身情况外,其实还有另一招——就是测晨脉。晨脉,这指的是人体在清晨的清醒状态下测得的每分钟心率或脉搏数。刘欣表示,想要测准晨脉,就得在人早晨刚醒来时保持躺姿状态下去测。“通常晨脉的脉搏数如果比往日数据多了5跳,那就要保持注意,如果多了10跳,就肯定是过量运动了,需要提高警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